臺中「黃金葛下毒案」監院調查出爐 揭導師霸凌學生、放任性騷

▲臺中一知名國小2年前爆發多名女學生,不滿長期遭到一名男同學性騷,在男同學水壺裡加入黃金葛汁液,導致男同學身體不適,震驚社會。(圖/資料照片)

記者遊瓊華/臺中報導

臺中一知名國小2年前爆發多名女學生,不滿長期遭到一名男同學性騷,在男同學水壺裡加入黃金葛汁液,導致男同學身體不適,震驚社會。但近期監察院調查報告出爐,竟發現這起「黃金葛下毒事件」並非單一偶發事件,而是T姓班導師長期忽視學生投訴、反映,卻不處理,該班級長期處於混亂狀態的「壓力鍋」。更離譜的是,調查拖延超過一年: 黃金葛事件後,女學生們申訴男同學對她們的性騷擾行爲,但該案調查小組竟集體請辭,導致案件重組,調查拖了一年多還沒結果,嚴重影響學生權益。監察院也痛批,校方處理程序荒腔走板,主管機關監督失靈,官僚體系互踢皮球。

監察院調查指出,黃金葛事件前,該班級就事件不斷,曾發生多名學生對代課老師言語性騷擾,但校方處理卻不了了之。黃金葛事件後,男同學又跟班上一名特教生髮生口角,特教生拿起滅火器作勢攻擊;數月後,又發生特教生在校園內手持美工刀追逐甲生,被老師擋下,驚動全校。之後,又傳出多名女學生投訴男同學性騷事件。

監察院調查發現,事件中被下毒的男同學,長期對A女同學肢體碰觸,以拍頭、拉頭髮、拍肩膀、撞身體、游泳課時近距離盯着看、言語騷擾等方式與女同學互動,A女同學不堪其擾,但T師未在第一時間依法通報男同學對A女同學的疑似性騷擾行爲。

▲學校、老師的錯誤作爲,讓事發班級由如一壓力鍋,導致事件不斷髮生,也讓孩子純真童年蒙上陰影。(圖/民衆提供)

整起事件進入性評調查時,男學生還故意跑到A女同學面前徘徊、盯着A女同學看,午餐後、健康檢查前、甚至放學時段,男同學都有接近A女同學,讓A女感到害怕。不僅騷擾A女,男同學也曾對B女同學肢體碰觸、評論B女同學胸部、伸腳想要絆倒她等,A女不堪其擾,最終聯合其他同學對其下毒報復。

報告指出,該班T姓導師,遭家長投訴不適任,甚至霸凌班上一名特教生,不僅在班級中刻意排擠、孤立特教生,甚至在特教生打電話求助時,竟漠視還要求由其他老師或找學務主任處理,種種行爲經調查被認定構成《校園霸凌防制準則》中的「霸凌」。監察院也提到,T師不僅「霸凌學生」,且「行政失職」與「班級經營失能」等,是導致班級失序的關鍵角色。

此外,監察院痛批,學校嚴重錯用「修復式正義」,意圖「以和爲貴」,卻讓問題更加惡化。報告揭露,依規定,「修復式正義」應在霸凌事件調查成立後,才用來輔導雙方修復關係。但該校卻在霸凌事件還沒調查清楚前,就急着把家長找來開「修復式會談」,企圖大事化小。更離譜的是,校內其他霸凌案,甚至因此讓家長撤回調查申請,導致真相石沉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