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黑戶青年流浪撿回收 逾百人搶當他再生父母

21歲黑戶青年被裡長蘇乙清發現後安置,期間也帶他上餐館吃飯。(蘇乙清提供)

目前青年已被安置在中途之家。(蘇乙清提供)

青年已被安置在中途之家,里長蘇乙清帶他入住後,離去前青年緊抱里長不放。(蘇乙清提供)

臺中北屯區北京裡裡長蘇乙清6月初在回收場發現1名無家可歸青年,已21歲卻心智年齡只有10歲,深入瞭解發現青年從未報戶口、就學,與父居住在套房內10多年不曾出門,2月間因與父吵架才被趕出來靠撿拾回收爲生;青年「黑戶人生」曝光後,社會局緊急安置,不捨青年遺失的童年,超過百人加入「再生父母」羣組,盼陪伴青年重新學習、展開新生活。

蘇乙清說,青年說話帶着東南亞口音,他自稱自小與父親相依爲命,被要求「乖乖聽話、不可以出門」。這10多年來,他從沒上學,生病時也只靠父親買藥,生活圈僅限於狹小套房與電視。並表示,幾年前父親撿到1支能上網的手機,雖不能上網,但他開始自學單字、發音,多數的字都不認識,認知與語言表達都顯得稚嫩。

今年2月,他從陽臺摔下撞破1樓遮雨棚,父親爲賠償9000元責罵他,並將他趕出家門。無依無靠的他從此流落街頭,靠撿回收換錢果腹,晚上就睡在公園、大樓樓梯間。直到6月初,里長蘇乙清探視回收戶時意外發現他,才揭開這段被藏匿多年的生命故事。當時他全身髒污,里長帶他回裡辦洗澡、吃飯,並通報社會局協助安置。

社工初步評估,青年雖具備基本理解能力,但心智年齡僅約12歲,幾乎未被社會化,缺乏生活自理與人際互動經驗,目前已安置於中途之家,由輔導員協助生活、安排學習課程,也將視其狀況協助銜接就學或工作。

令人鼻酸的是,青年雖語言能力有限,卻記得自己曾撿到中獎發票400元,想當成爸爸生日禮物,返家卻撲空,「門鎖着,叫爸爸也沒人迴應。」他說:「我想快點賺錢養爸爸。」

消息曝光後,引起社會廣泛關注。許多民衆主動加入志工與陪伴行列,短短數日已有超過100人加入「再生父母」LINE羣組,盼成爲他的後盾,一起陪伴他走出失落的童年,重新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