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購物節國際化挨批吸引不到外籍人士 市府:持續深化加強宣傳

民進黨臺中市議員質疑臺中購物節的國際化成效,去年僅吸引2700多人次外籍人士參與;市府表示,會持續深化並加強宣傳,預計今年會有超過1萬人次外籍人士參加。記者陳敬豐/攝影

臺中購物節邁入第七屆即將在10月24日登場,爲期2個月,今年繼續推動國際化升級。議員指出,購物節號稱國際化,吸引外籍人士成效不彰,去年只有不到3000人次參加,登陸金額僅佔總額0.1%;市府表示,會持續深化,新增外籍人士專屬獎項,也會加強宣傳。

臺中市議會今天進行財政經濟業務質詢。民進黨議員陳淑華、陳俞融、謝家宜、蕭隆澤、張芬鬱、陳雅惠聯合質詢,陳淑華指出,去年購物節首度標榜國際化,但下載臺中通App參加的外籍人士,只有2784人,登陸金額4000餘萬元,只佔總登陸金額的0.12%。

陳淑華表示,去年來臺的外籍觀光客有785萬人次,平均每月69萬,購物節爲期2個月,就是130餘萬人,即使只有10%到臺中,也是13萬人次,加上本來就在臺中工作的外籍人士,保守估計怎麼樣都該超過20萬人次,卻只有2784人,應該要再加強。

陳淑華質疑,購物節的宣傳經費年年增加,從2021年的962萬元,到這兩年的1483萬元,漲幅高達50%,錢都用到哪裡去了?購物節登陸的發票金額更是有34%以上,是汽油、零售等日常生活一般消費,根本不是購物節創造的加乘效果,臺中與其靠着購物節砸錢,不如全方面規畫產業政策。

議員陳俞融建議,現行購物節獎勵採取抽現金方式,但中獎者可以把抽中的現金拿去外縣市甚至出國消費,沒有幫到臺中本地商家,應該改成「只能在臺中使用的購物券」。議員陳雅惠表示,經發局號稱今年有望吸引上萬名外籍人士下載臺中通,僅是預估宣傳,缺乏可驗證實績。

經發局表示,去年購物節總登陸金額353億元,外縣市佔了60億元,根據中經院的分析,帶動了全國總體經濟產值722億元、臺中在地經濟產值525億元,比起前年都成長超過20億元,創造每年2萬9474人次在地就業支持,對整體經濟有顯著提升。

經發局指出,去年購物節第一次推出國際化,就吸引到超過40國的外籍人士參加,資訊傳播到47國語全亞洲500間以上飯店;今年會持續深化,新增外籍人士專屬獎項,3組1萬美金大獎,也與觀光旅館合作,向外籍學生、商務人士與移工加強宣傳,預估今年會吸引超過50國、1萬人次參與。

至於獎勵方式,經發局表示,根據民調,「現金獎」最受歡迎,滿意度86.9%,中經院也分析現金獎可鼓勵國內外旅客到訪,帶動26萬店家提升營業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