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工災死亡上升 議員促成立AI智慧工地
臺中市工安職災死亡人數連年上升,市議員張玉嬿等要求市府推動公共工程導入AI科技治理降災。(陳淑娥攝)
臺中市工安職災死亡人數連年上升,市議員張玉嬿、謝志忠、王立任、黃守達22日質詢指出,現有AI智慧工地科技防災應用,北市、桃園勞動局率先推動公共工程導入AI科技治理有效降災,臺中卻慢半拍。市府勞工局表示,今年起已推動「金安心工程計劃2.0」,也強化導入AI智慧科技作爲重要輔助工具。
張玉嬿提到,工地施工環境多變化,勞工常因未確實穿戴防護具等原因發生工災,但傳統工地管理模式是由主管巡檢,恐已力有未逮,因此借重AI智慧工地科技防災勢不可免,可以有效提升施工安全管理效能,但臺中並不常見。
張玉嬿進一步說,AI智慧工地導入CCTV視訊監控,可以管理確認現場人員是否正確穿戴安全帽、反光背心、高空安全帶等安全偵測,可同時偵測多處施工地點,也能快速有效進行門禁管制,還有電子圍籬示警系統,協助工地落實自律管理。
張玉嬿表示,臺中連兩年有11、23件工災死亡,反觀臺北市政府公共工程建立AI智慧工地平臺,去年公共工程死亡數從3人降爲0,顯見降災已見成效,桃園勞動局也導入智慧工安監控,但臺中勞工局卻慢半拍,未和市府工程機關合作推動。
謝志忠指出,營造工程業職災佔比最高,事故主因以墜落、滾落爲主,佔比達5成,臺中導入AI減災的腳步已經慢半拍,要求市府應對症下藥,緊急補強,加速導入AI科技,有效降低公安事故發生。
勞工局指出,臺中市今年起推動「金安心工程計劃2.0」,也強化導入AI智慧科技作爲重要輔助工具,包括AIoT感測系統、即時影像監控(CCTV)、無人機巡檢、人臉辨識進出控管等,均納入優良廠商甄選與工地觀摩推廣項目。
勞工局表示,針對議員建議市府應統籌推動智慧工地標準流程與制度機制,將積極協助臺中市公共工程主辦機關,於工程設計與招標階段預先規畫AI應用項目,建立公部門示範標準,強化前端防災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