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歌劇院邀Z世代重寫唐吉軻德 用AI重現騎士精神

《日夜顛倒的唐吉訶德》透過演員與影像共演,讓觀看視角在現實與想像空間中反覆切換 。圖/臺中國家歌劇院提供 李欣哲攝影

400年前的《唐吉訶德》是西方後設小說的起源,主角因爲閱讀騎士小說而幻想成爲騎士;在早已沒有騎士的年代,他騎上瘦馬、高舉長矛,衝向風車巨人、羊羣敵軍,實現腦海中的偉大冒險。400年後,透過Unity遊戲引擎、AI生成技術等科技,唐吉訶德腦海中的偉大冒險彷彿能成真。

臺中國家歌劇院19、20日將首演新藝計劃獲選作品《日夜顛倒的唐吉訶德》,邀請兩位Z世代創作者熊世翔和洪翊博運用科技全新詮釋經典文學角色,以現代科技重現400年前的「騎士精神」。

臺中國家歌劇院3月起推出「NTT Arts NOVA 藝想春天」系列節目,結合跨域創作和各式新媒材,激發創新藝術火花,帶來10出精彩節目,爲觀衆帶來更多元、更沉浸的藝術體驗。

《日夜顛倒的唐吉訶德》使用沉浸式舞臺空間,透過遊戲引擎、生成式AI打造虛擬的想像世界,混合演員的演出,讓觀看視角在現實與想像空間中反覆切換;邀請觀衆進劇場,和他們一起踏上冒險的征程。

熊世翔曾就讀臺北藝術大學舞蹈研究所,創作遊走在舞蹈、戲劇、行爲、影像領域;洪翊博畢業於實踐大學媒體傳達設計系,擅以街舞結合科技藝術,也有影像以及音樂創作。兩人初識是在一場「Freestyle Battle」街舞比賽,初識就一拍即合,攜手展開一連串的科技藝術創作。

兩人在歌劇院2023年「LAB X青年創作工作室」初次合作,以童話文本結合光學動作捕捉系統、Unity遊戲引擎創作出《皇后與她的魔鏡》,並將剛問世的ChatGPT當作有問必答的「當代魔鏡」,在第3屆桃園科技藝術獎獲得競技組貳獎;去年又以作品《AI Master》,在FACP亞洲文化推展聯盟「Pitch for NewAspects」獲得首獎與觀衆票選獎。

熊世翔表示,閱讀「唐吉訶德」時,隱約感覺作者塞萬提斯是想用一個新的方式去表達他對虛構小說的愛,想用非典型的敘事方式去寫騎士小說。而許多古典戲劇

對現代人的觀看角度來說也已經過時,必須用新的方式講舊的故事。他因此選擇把遊戲引擎與AI生成技術放上劇場,「希望劇場作品可以因爲使用當代技術,而變成當代的一種詮釋、召喚時代的感受。

《日夜顛倒的唐吉訶德》以香蕉滑稽的意象帶出故事中的信念與世界觀。圖/臺中國家歌劇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