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夫妻創業甘苦談 沙鹿義式餐廳布洛思廚老闆籲:鼓勵青年創業善用市府資源
深受義大利經濟貿易文化推廣辦事處代表龍博文喜愛,位於臺中市沙鹿區的義式私廚餐廳PURO taverna布洛思廚,由翁翊軒(左)、洪珮樺(右)夫妻共同開立,主打正統義式餐點,此次參與臺中鍋烤節,期盼藉由活動魅力,打響招牌名號,吸引更多客人拜訪。(圖/布洛思廚提供)
隱身於臺中市沙鹿區巷弄中的義式私廚餐廳PURO taverna布洛思廚,由翁翊軒、洪珮樺夫妻共同開立,主打正統義式餐點,此次也參加臺中市政府舉辦的鍋烤節,翁翊軒表示,希望藉由參加活動帶來更多的人潮,同時也鼓勵想創業或創業中青年,可以適時尋找市府資源,讓完成夢想路上有力前行。
布洛思廚坐落於沙鹿一處住宅巷弄中,外觀與民宅融爲一體,顯得格外寧靜,不過走入店內驚覺別有洞天,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義大利市場油畫圖,民衆與菜販殺價帶來的生活感,再搭配酒櫃、特色燈具與旅遊照片等,讓人感覺彷彿置身於歐洲某個餐館之中。
布洛思廚位於巷弄之中,店內裝潢充滿義國風情,店主夫妻翁翊軒、洪珮樺介紹,從2014年至2019年間,每年有1個月的時間在義大利,跟着當地婆婆媽媽學習道地料理,雖然受疫情影響中斷,不過明年有望重新出發。(圖/溫予菱攝)
今年39歲的翁翊軒表示,原本從事建築業,因對義大利飲食的熱愛,毅然決然投入餐飲行業,當時他特地從臺北南下臺中拜師學藝,期間認識同樣在餐廳工作的老婆在知道她的夢想是在臺中家鄉開設餐廳後,雖然受工作調度影響一度回到北部,最終爲愛選擇到臺中,2014年跟老婆一起在沙鹿創業。
翁翊軒說,當年自己28歲、老婆24歲,2人先網路販售義大利青醬,沒多久就爆發食用油風暴,讓他們格外警覺,也聯想到義大利菜餚,最重視就是食材本身天然風味,而非各式調味料,後續也將義大利文蘊含純粹之意的PURO,搭上店面起家於住宅區中,帶有私廚的感覺,故將店名取爲PURO taverna。
翁翊軒說明,2人的第一間店面是租在沙鹿住宅區2樓,當時開設店面資金非常少,僅有20萬元,一切從最精簡的狀態開始,烤箱、冰箱等器材都是選最便宜的,還被身邊親友不看好,認爲撐不過半年,期間也從沒有花過一毛錢做廣告行銷,現在開店11年後回顧,感嘆能夠走到今天真是有如神助,不僅成功娶回老婆,還買房、孕育2個孩子。
翁翊軒也坦言,開店初期遇到最大的困難就是沒有客人,除受地區影響,客源本來就比市區少,再加上走傳統道地的義式菜餚路線,當店裡沒客人時,2人就會四處去不同店家串門子,享用美食的同時也讓人家知道有布洛思廚的存在,透過人與人之間「呷好道相報」的方式,讓民衆知道沙鹿有1間正統義大利菜餚的餐廳,因此打開客源。
說起自己的料理,翁翊軒眼睛炯炯有神的跟我們介紹,餐廳使用的是加入全蛋製作而成的義大利生面,這在臺灣比較難吃到,成本比較高,不過價位卻比臺北義式店家便宜。料理風味也是自己跟老婆走訪義大利各區,向當地婆婆媽媽學習料理,相較於義大利人開設的店面,可能口味僅侷限在其家鄉,在布洛思廚可以品嚐到北義到南義各區風味的私房料理。
布洛思廚特色料理Carbonara 羅馬工人豬頰蛋黃起司吉他面。(圖/布洛思廚提供)
此外,翁翊軒大讚,臺中市政府辦像「臺中鍋烤節」城市品牌活動,對於像他們一樣的小店家是一個很好的行銷機會, 坦言道小店面營業額有限,能挪出的行銷預算非常有限,也希望市府未來能多舉辦類似活動,並再次強調對於小店家而言是很有用幫助。除此之外,他也稱讚臺中天氣,相對全臺雨天數較少,且地理位置極優,容易吸引北上或南下客人,這對經營餐飲業十分有優勢。
翁翊軒述說,自己夢想是將所有義大利相關周邊產業,集結在自己設計、興建的房子,並將熱愛的義大利料理、文化、建築美學、音樂、旅遊、講座等等放進去,成爲全臺知名場所,只要想認識義大利所有東西,就能到這體驗,不過現階段規劃是將店面名氣持續做大,讓更多國內外民衆知道。
翁翊軒也叮嚀,想創業或創業中青年,要做出自己的品牌,不要隨意跟風,或許表面上利潤很多,但經營餐廳或公司有太多隱藏成本,另也鼓勵青年勇於爭取政府的資源,因爲創業真的太難。現在臺中市政府有提供空間、資金協助、轉型研發等各項創業支援,可以善用市府資源。
經發局表示,臺中是一座「讓青年勇敢的城市」,盧市長鼓勵創業青年踊躍尋求市府協助,市府秉持「市民就是家人」的理念,努力推動各項幸福政策,讓年輕朋友願意在臺中安身立命,將職業、生涯、未來與城市緊密連結,也是幸福感的重要指標,未來將繼續提升市民幸福感,打造臺中成爲宜居幸福的生活首都。
臺中市政府經濟發展局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