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東勢梨農損初估逾3成 農民叫苦連天盼啓動天災救助

臺中是全臺最大的高接梨產區。(江啓臣服務處提供/寶智華臺南傳真)

受連續低溫影響,東勢高接梨穗嫁接不良,結果率初估減3成。(江啓臣服務處提供/寶智華臺南傳真)

臺中是全臺最大的高接梨產區,年產量約5.6萬公噸,今年受1、2月低溫影響 ,東勢梨穗嫁接不良,結果率低,農民叫苦連天,立法院副院長江啓臣今會同農政單位會勘果園,災損初估逾3成,江啓臣呼籲農業部啓動天災現金救助。

立法院副院長江啓臣26日會同農業部臺中區農業改良場、農業部農糧署中區分署、臺中市政府農業局、東勢區農會、東勢區公所、吳振嘉議員服務處等單位前往東勢果園會勘。

立法院副院長江啓臣21日到臺中市東勢區高接梨果園會勘高接梨災損情況。(江啓臣服務處提供/寶智華臺南傳真)

江啓臣21日會同農政單位人員會勘東勢高接梨災損情況。(江啓臣服務處提供/寶智華臺南傳真)

江啓臣表示,臺中是全臺最大的高接梨產區,分佈在東勢、新社、石岡、和平、后里等區域,不僅是臺中的代表性蔬果,更是農民賴以爲生的重要農產。除了東勢區發生災情之外,其他區域也傳出災情,請相關單位確實掌握災損狀況,提供農民必要協助。

農友向江啓臣反映,由於1月下旬、2月上旬出現連日低溫,導致梨穗嫁接不良,無法開花,嚴重影響結果率,目前災損初估超過3成,其他區域仍在統計中,請農業部納入天然災害救助範圍,並設法協助農民朋友因應極端氣候帶來的衝擊。

臺中農改良場場長楊宏瑛說,梨穗嫁接期約爲每年12月至隔年2月,今年嫁接初期生長不錯,後續卻碰到低溫,導致養分送不上來,影響結果率,初估損失率平均超過3成,統計完各區災損情況後,若損害率超過2成,將依天然災害救助辦法啓動救助。

江啓臣說,兩星期前會勘的枇杷農損與這次會勘的梨穗農損,同樣都是因氣候異常所造成,枇杷與梨都是一年一收的農作物,遭遇天災等於整年收入都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