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斥26億打造智慧停車遭質疑 地磁感應不佳、還要人工開單
臺中斥26億打造智慧停車遭質疑,地磁感應不佳、還要人工開單。(翻攝自臺中交通局官網)
隨着科技進步,臺中市府積極推動智慧停車計劃,預算高達26億元引發議員關切,包括質疑地磁系統功能薄弱且浪費錢,交通局應一步到位,以及未建置完善個資保護配套,擔心成大數據監控網等。交通局表示,廠商若泄密相關個資,應負完全賠償及法律責任。
臺中市議會定期會今天進行「推動路邊智慧停車計劃」專案報告,該計劃規畫自2024年至2030年分期請廠商建置地磁車格2萬1000格及至少車牌辨識系統車格6000格,經費高達26億元。
議員李中指出,以全市2萬個車位計算,每顆地磁要價13萬元,CP值太低。(陳淑娥攝)
李中指出,以全市2萬個車位計算,每顆地磁要價13萬元,其功能僅能偵測該停車位是否有人停放,仍需要人工開單,CP值太低,建議交通局應一步到位,直接在停車格位旁設置具有照相功能的AVI系統,停放取車時可直接掃描QR Code繳費。
市議員李天生也表示,埋設地磁需要牽線、電池等設備,同時還是需要人力開單,根本多此一舉。(市議員李天生提供)
李天生也表示,埋設地磁需要牽線、電池等設備,同時還是需要人力開單,根本多此一舉,要求直接布建影像辨識系統,同時還不會誤判,避免爭議。
市議員朱暖英進指出,智慧停車是運用臺中交通網APP,但下載量相當低。(市議員朱暖英提供)
朱暖英進一步說,智慧停車是運用臺中交通網APP,提供民衆停車資訊,但該交通網APP下載量至今僅10萬人次,全市18到70歲共217萬人能開車的人,只有4.6%的人有下載使用,不到5%。
市議員陳雅惠建議加強巡檢地磁感應,強化系統判斷,提升妥善率。(陳淑娥攝)
陳雅惠表示,地磁於臺中交通網APP訊號與車主到現場不一致,甚至系統看不到有停車格,建議加強巡檢地磁感應,強化系統判斷,提升妥善率。
市議員林祈烽指出,市府逐步導入影像辨識與地磁等智慧化設備設備,卻未說明是否進行隱私衝擊評估。(陳淑娥攝)
林祈烽指出,市府逐步導入影像辨識與地磁等智慧化設備設備,開始全面蒐集車牌、停車時間與地點資料,卻未說明是否進行隱私衝擊評估(PIA),亦未揭露資料存取權限、保存年限及刪除機制。
交通局長葉昭甫表示,目前路邊智慧停車委外開單廠商的資安系統,皆有取得國際標準ISO 27001認證,且契約中已載明廠商若泄密,應負完全賠償及法律責任。市府將持續在兼顧資安防護下,透過「智慧運輸系統」及「停車供需管理」策略,打造智慧運輸環境。
葉昭甫提到,APP停車資訊與實際出現落差,可能地磁沒感應出車子,訊號出現誤差,也可能車子開過去的途中,停車格被停走了,交通局會再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