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 蔡衍明愛心基金會 秋節慰弱勢
蔡衍明愛心基金會2日攜手逢甲大學舉行「公益青年送愛下鄉趣」,蔡衍明愛心基金會董事長蔡紹雲(右三)、臺中市大安區長許宏綺(右二)致贈弱勢家庭中秋節慰問金及民生物資。(溫予菱攝)
中秋節將至,但仍有不少弱勢家庭無法享受節慶。蔡衍明愛心基金會2日攜手逢甲大學舉行「公益青年送愛下鄉趣」,基金會董事長蔡紹雲、臺中市大安區長許宏綺及逢甲大學師生走訪地方關懷弱勢,充分展現真愛臺灣並不只是一句話,而是一份長久的責任。
蔡衍明愛心基金會今年與全臺26所學校合作「公益青年送愛下鄉趣 三節慰問活動」,共濟助2058戶弱勢家庭,在臺中與逢甲大學、朝陽科大一同關懷弱勢,其中與逢甲大學合作更是從2015年至今從未間斷。學生劉昱瑩、陳湘鬱說,平時較少直接接觸弱勢家庭,透過實際走訪與基金會慰問,心中感觸頗深。
許宏綺表示,感謝蔡衍明愛心基金會長久對轄區弱勢的關懷,除三節提供慰問金,還有日常關懷,轄區以農業爲主,隨着高齡化,年輕人外流,長輩留在家鄉,家中照顧人力相對不足,外界資源的協助很重要,像是蔡衍明愛心基金會,盼政府針對偏鄉的社會福利措施能做得更好。
逢甲大學招生事務處教育行銷組長陳姿伶說,長年合作堅持,就是希望幫助弱勢長輩,大安區很多獨居或生病的長者,學生透過三節走訪,變得更有同理心,甚至將這些故事寫下來申請濟助金,對於雙方都是一舉兩得。
基金會昨走訪大安區3戶弱勢家庭,其中71歲楊麗珍的兒子去年發生車禍,傷及頸背、四肢麻木無力,雪上加霜的是駕駛肇事逃逸,遲遲找不到人,面臨如此窘境,楊麗珍仍積極面對,甚至於家中佈置復健工具,盼孩子早日康復,她直言「以前是兒子賺錢養我,現在是我照顧他」,並感謝基金會衆人的關懷,會將這份善意放在心中。
蔡紹雲表示,中秋是月圓人團圓的日子,希望透過這份心意,讓弱勢家庭在節日裡同樣感受到社會的關懷與祝福,基金會一直相信,「關懷弱勢、真愛臺灣」不只是一句話,而是一份長久的責任,期盼在這樣的節日裡,把祝福送到大家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