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步行便利 前4!多管齊下護行人 友善城市國際發光

「泉源兒童交通主題公園」讓孩子在遊戲中學習交通知識,向下紮根人本觀念。

臺中市政府重視行人友善環境,市府團隊持續努力,迄今完成人行道新闢、整建,累計達166公里;改善123 所學校通學步道,長度達33 公里。此外,透過增設庇護島、行穿線退縮、行人專用時相等方式,多管齊下,建設步行城市,不但連續5 年奪得交通部「金路獎」、113 年內政部人行環境考評爲六都第一,近期更被國際期刊評爲亞洲前4的「步行便利城市」。

人本交通建設 市府總動員

早期爲求快速發展,都市設計以車輛爲優先;盧市長上任後,提倡以人爲本的交通建設,並透過建設局、交通局、都發局及警察局等機關跨域合作,將臺中市打造成「行人友善之都」。

根據統計,市府團隊已於去年完成63處交通部盤點行人易肇事路口改善、179處校園周邊路口安全改善、9案校園通學步道改善計劃;另完成行人穿越線退縮達202處、增設庇護島283座、綠斑馬826處、設置行人專用時相139處、行人早開時相478處。

此外,臺中透過寓教於樂,培養孩童人本思維。如「泉源公園」設有全臺首座兒童交通主題公園,結合道路號誌、標誌及標線等設計,讓學童從小了解、重視「以人爲本」的行人友善意識。

行人優先 修建人行道達166公里

臺中市府團隊積極改善用路環境,特別是人行道新闢、整建,6年來已累計達166公里,總長度可從臺中走到臺北。針對行人量大的學區周邊,設置通學區標誌、視覺化減速標線、綠底行人穿越道標線、行穿線照明燈等措施,提升行人的可見度及醒目性,同時提醒駕駛用路人,進入通學區應注意兒童等行人並減速慢行。

針對繁華路段,交通局與建設局攜手合作進行優化。以逢甲商圈舉例,透過調整道路車道配置,在保有原道路雙向四車道的前提下,同時規劃出總長700公尺、寬1.5公尺的「標線人行道」,提供學生、逛街人潮更安全的通行空間,受到當地居民、商圈店家、觀光客及逢甲學生的高度肯定。臺中標線型人行道至3月初共施作219處,總計全長達23公里。

步行友善 獲國內外認證

市府打造安全用路環境倍受肯定,連續5年獲交通部頒發有交通界奧斯卡美名的「金路獎」,且綜合評比六都類組第一名;在內政部113年度「市區道路養護管理暨人行環境無障礙考評計劃」中,臺中市勇奪7項大獎,包含總成績「優等」、人行環境考評第一名、政策作爲考評第二名,並獲頒「進步獎」,提報的3位里長亦獲獎,展現市府與基層團隊攜手打造無障礙環境的卓越成果。

臺中人本除了在國內屢獲各界肯定外,在國外亦大放異彩!近期依據《經濟學人》報導,臺中在國際期刊《自然城市》的「步行便利城市」評選中,擠身進入全球前50名,在全亞洲地區排名第4,甚至超越東京,成爲國際認證「友善行人之都」。

市長有話說

秀燕上任後,積極提升交通建設,打造行人友善環境。透過市府團隊在人行道、路口設施、綠斑馬、行穿線照明等多管齊下的改善,使臺中在國內外獲得「步行友善」的認證。

以科技建設臺中,打造智慧城市,是秀燕重要的施政方針。近年來,透過市府團隊積極盤點資源、數位化,臺中有多項好用的APP。包含「臺中通」、「TaichungGO」、「臺中交通網」、「大玩臺中」、「臺中長照即時通」等APP,服務應有盡有,從日常繳費、服務申辦,到旅遊查詢、交通確認,不只市民,各地民衆都可以從APP來解決日常問題,歡迎大家下載APP享受便利生活。

春暖花開,接下來臺中將迎來媽祖國際觀光文化節、兒童藝術季、親子音樂季等多項活動,歡迎民衆來感受臺中的魅力。

更多新聞請見《臺中新聞》

臺中市政府新聞局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