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百貨商圈每逢假日就塞爆 議員籲建空橋、地下道打造連通系統
臺中百貨商圈每逢假日就塞爆,議員籲建空橋、地下道打造連通系統。圖爲臺中新光三越26日宣佈。(本報資料照/新光三越提供)
臺中市議員黃馨慧18日建議市府啓動西屯百貨周邊立體連通計劃,真正紓解人流、暢通車潮。(黃馨慧提供)
臺中市議會18日市政總質詢,市議員黃馨慧表示,西屯區百貨商圈聚集度與發展規模堪比臺北信義區與臺北車站商圈,建議市府啓動百貨周邊立體連通計劃,真正紓解人流、暢通車潮。市府都發局表示,市府透過制定多項立體連接獎勵措施,以提升交通動線整合及周邊發展效益。
黃馨慧表示,西屯區成爲中部消費重鎮,百貨商圈林立,無論是逢假日或週年慶檔期,惠中路、臺灣大道、朝富路等主要幹道幾乎都陷入長時間壅塞。尤其百貨公司停車場滿場時,車輛經常佔據惠中路一段乃至臺灣大道慢車道排隊入場,導致車流回堵、路口打結,民怨四起。
黃馨慧指出,交通局修訂《臺中市大衆捷運系統與地下街設施移設及連通管理自治條例》,在《自治條例》中所鼓勵的「捷運+地下街、連通通道」模式,雖有條例規範與誘因,但真正在街道、人行動線層面「立體連通」的案例幾乎沒有。現況上,尚處於規畫階段,若再不啓動並實現交通立體連通計劃,臺中交通恐怕短期就會受到市民嚴厲的考覈。
黃馨慧說,利用公共空橋、地下連通立體串聯百貨商圈與捷運,以臺灣大道、文心路爲軸,整合新光三越、大遠百與捷運市政府站,建立「商圈共構連通系統」,讓人潮在地下通道涌動、不必穿越馬路就能讓人潮移動,增強地面車輛順暢度。
都發局表示,爲鼓勵設置供公衆使用的立體通廊,市府透過制定多項立體連接獎勵措施,以提升交通動線整合及周邊發展效益。依據《都市計劃法臺中市施行自治條例》第50條規定,建築基地如以人工地盤、架空走廊或地下通道等方式連接公衆通路,並提供公共通行,可計入法定空地(上限爲基地面積20%),且不計入容積樓地板面積。
此外,市府在臺中車站、高鐵站區、干城商業區、水湳開發區、新市政中心(七期)等重要場站及新興地區,依土地使用分區管制訂定相關獎勵,視地區條件得提供1.5至2倍不等之容積獎勵,以促進人流串聯、商業活化及整體開發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