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援緬震災遭拒 徐佳青:講直白就會有某個國家來阻擋

緬甸臺商總會會長楊友全。記者張文馨/攝影

僑委會委員長徐佳青今(2日)舉行記者會,說明臺灣援助緬甸震災的最新狀況;她說,僑委會將發動募款,不過,臺灣政府提供的援助受到來自中緬的雙重阻礙,目前先透過民間管道將協助送到第一線。

緬甸臺商總會會長楊友全表示,地震發生後第一時間,在地臺商就動起來,關心災情並募集物資,由於外國物資進入緬甸的程序複雜,先就地取材,從緬甸受災比較不嚴重的地區購買物資,已募得約1500人所需的水、食品、藥物和牀墊,準備送到臺灣在曼德勒的一所僑校,明天就可以發放。

緬甸軍政府估計,這場上月28日發生的強震將造成3000人死亡。

徐佳青說,緬甸災情嚴重,她估計至少需要1萬個屍袋,地震嚴重、救援工具欠缺加上天氣炎熱,馬上需要安置屍體,否則會爆發公衛危險;她說,若在地政府有處理,就不會輪到臺灣去想這些事情,但過了五天仍然是這樣。

徐佳青說,屍袋不可能從臺灣送過去,臺商第一時間已就地採購物資加班生產;楊友全表示,委請生產手袋的臺商就地採購原料,加班生產屍袋,到目前爲止已製作完成兩百個,準備送往災情嚴重的曼德勒。

楊友全說,手電筒、帳篷、毛毯、飲用水和屍袋等賑災物資依然嚴重欠缺,臺商會準備好的第一批物資已經出發,明起發放;第二批物資預計三天後就能送往災區。

外交部昨天證實有一名臺灣民衆在緬甸強震喪生;徐佳青表示,罹難者林太太是一貫道信徒,隨同丈夫和其他道親探訪緬甸孤兒院,主要行程已經結束,林姓夫婦留下來繼續瞭解當地狀況,不料隔天就發生地震,林先生幸運逃離,林太太不幸罹難。

徐佳青表示,目前曼德勒衛生條件不好,要處理還要一點時間,希望協助林先生先到仰光休息,後續將妻子的遺體和骨灰送到仰光再帶回臺灣。

僑委會邀請兩位家在曼德勒、人在臺灣求學的緬甸僑生參加記者會,兩人都在現場哽咽失聲,楊同學表示,當她從電話裡聽到爸爸哭着說「我們沒有家了」,她不能崩潰,卻也不知道如何安慰家人。

徐同學表示,看着家人受苦,人在臺灣的他十分着急,臺灣人不只對緬甸友好,災難發生後,都是衝在前線救助災民,他不希望救援被擋在境外,也不希望更多的資源被很多因素阻擋。

徐佳青在記者會過程中數度提到臺灣願意協助救災的努力,講得太直接明白,就會有某個國家來阻擋。

徐佳青說,臺灣面臨的是雙重阻礙,緬甸高層私下透露碰到壓力,「被警告只要有掛臺灣的通通要拒絕,這是很明確的訊息」;她說,「誰會封鎖臺灣?就是一個敵對勢力,就是這麼簡單。」

徐佳青表示,臺灣多次表示願意提供援助,有一段時間被緬甸方面直接拒絕,有一段時間就乾脆被已讀不回了;臺灣的急難救助隊願意幫忙,就是怎麼樣都拿不到特殊簽證的批准。

徐佳青表示,僑委會將發動募款,援助受災戶、協助重建僑校,並資助在臺求學卻可能失去家庭支持的緬甸學生;透過臺商和當地僑校系統,確保資源可以送到災區。

僑委會委員長徐佳青(中)舉行記者會,說明臺灣援助緬甸震災的最新狀況;她說,僑委會將發動募款,不過,臺灣政府提供的援助受到來自中緬的雙重阻礙,目前先透過民間管道將協助送到第一線。記者張文馨/攝影

僑委會公佈募款專戶,啓動對緬甸震災的賑濟。記者張文馨/攝影

僑委會邀請兩位家在曼德勒、人在臺灣求學的緬甸僑生參加記者會。記者張文馨/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