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24小時連爆發3次閃焰 CME本週「抵達地球」通訊干擾

▲太陽爆發3次閃焰。(圖/NASA )

記者許力方/臺北報導

太陽在不到24小時內爆發了3次M級太陽閃焰,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發佈警報,8月5日太空已經發生爲期3分鐘的10公分電波爆,可能干擾雷達、GPS和衛星通訊等接收器;美國科學家也提醒,3次閃焰可能引發小規模「日冕物質拋射」(CME),預計本週將抵達地球。

臺北天文館指出,歷經22天的平靜期,太陽8月3日起在不到24小時內爆發3次M級(中等強度)閃焰,顯示太陽黑子區活躍程度升高,恐將帶來地磁擾動及通訊干擾。

首次閃焰發生於美東時間8月3日上午10時01分,達M2.9級,是自7月12日以來首度出現的M級閃焰。接着在8月4日凌晨1時05分與1時21分,再度出現M2級與M1.4級閃焰,3起皆來自太陽黑子活躍區AR4168。

美國科學家指出,該區域磁場結構近期迅速變得複雜,屬於不穩定的「delta-class」類型,這類結構容易觸發更強烈的X級閃焰,甚至伴隨大規模CME。

目前觀測,3起閃焰可能引發小規模CME,預計將於本週稍晚抵達地球,約8月7日午夜左右,撞擊機率達12%,可能造成輕微地磁擾動,並在高緯地區觸發極光活動。M級閃焰雖不至於嚴重影響地球,但仍可能對無線電短波通訊造成干擾。

目前除AR4168外,鄰近的AR4167也展現出類似不穩定磁場結構。科學家正密切監控未來數日內是否會出現更強烈的X級閃焰及更多CME事件,提醒相關單位留意可能的通訊與電力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