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新新光金控法說會揭露最新整併進度 銀行二合一時程可能延後

臺新新光金控法說會今日由總經理林維俊主持,會中揭露最新整並進度,銀行二合一時程可能延後。圖/本報資料照片

臺新新光金控今日召開第二季法說會,這也是臺新與新光7月24日完成合並後的首次法人說明會,對於合併計劃時程,臺新新光金指出,由於臺新銀、新光銀雙方IT系統的複雜度超出預期,原訂明年6月22日合併日有可能往後延,同時也會盤點據點整並,估計合併綜效要二年之後纔會顯現。

林維俊指出,臺新新光金控規劃在未來2年內陸續完成子公司合併,其中,最爲簡單的投信合併,會在今年11月先完成,明年1月1日的IFRS新制接軌同時,也完成壽險子公司合併,證券子公司則在明年4月6日完成合並。

而銀行方面,林維俊也指出,原本規劃明年6月22日完成銀行子公司合併,但由於臺新銀、新光銀雙方IT系統的複雜度超出預期,因此合併日期將後延。

對於壽險的外價準備金,林維俊也說明,新光人壽釋出責任準備金631億元,當中611億元放入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而臺新人壽釋出52億元,其中26億元轉入外價準備金,而截至6月底,新光人壽的外價準備金餘額爲617億元,目前則已超過700億元。

新光人壽發言人林宜靜表示,新光人壽金融資產未實現損失截至7月底爲330億元,已較6月底回升,債券方面主要來自於臺幣計價ETF債券,股票方面則有近百億的未實現利益,都有明顯回升。

至於CSM,林維俊指出,新光人壽CSM規模較大,累積金額將可超過1800億元,每年約以7%的比率釋放,未來成長幅度有機會年增20%;臺新人壽的CSM規模與釋放比率較低,每年約落在4%至5%。另外,臺新人壽資本適足率458%,新光人壽資本適足率205%,預計在2026年初接軌ICS新制後,其ICS比率將超過150%。

新光人壽總精算師林漢維也表示,截至第2季底,新壽CSM達到323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10%,主要來源於保障型商品,佔比91%,全年預期可以完成600億元以上的目標。

針對外界關注的北士科T17、T18地上權開發案,林維俊表示,輝達已表達有意在該地設立總部,並獲得臺北市政府的支持,現在輝達與市府均已提出各自的構想與方案,若未來能形成對三方皆有利的方案,公司將「樂觀其成,會盡量配合」。

臺新銀行總經理林淑真也對淨利差分析,第2季有3個基本點成長,估下半年聯準會應會在9月、12月各降息一碼,臺幣將維持不動,因此降息對外幣放款動能有利,也會改善外幣存款的成本,提高票券效應,全年NIM估成長6至8個基本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