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西新地標 蚵貝寶寶掀打卡潮

雲林縣臺西鄉公所爲行銷文蛤與牡蠣,在市區打造8只可愛的「蚵貝寶寶」,成爲最受歡迎的打卡新景點。(張朝欣攝)

雲林縣臺西鄉文蛤、牡蠣養殖盛行,鄉公所爲行銷蚵貝產業,9月底在市區主要道路文化路兩端共打造8只「蚵貝寶寶」,高度近1人高,模樣可愛,成爲最受歡迎的打卡新景點。鄉公所6日表示,臺西鄉近年來積極發展旅遊產業,已完成臺西中山老街營造,未來將結合蚵貝文化的推廣,促進地方整體發展。

臺西鄉文蛤養殖面積逾1000公頃,也是全臺文蛤苗主要產地,可說是文蛤的故鄉;同時,牡蠣養殖也相當盛行,近海處有大面積牡蠣養殖棚架。2種水產養殖是鄉內主要漁業,鄉公所爲行銷文蛤與牡蠣,特別規畫蚵貝寶寶入口意象。

臺西鄉長李文來表示,蚵貝寶寶共有8只,設於市區文化路兩端,分別爲臺西加油站端6只,全民診所端2只,由鄉內藝術家丁仁桐負責設計,以文蛤與牡蠣爲主題,可愛的卡通造型非常吸睛,完工後吸引許多民衆、網紅前來打卡,不僅讓周邊店家受惠,也打響臺西文蛤、牡蠣的知名度。

李文來還提到,雲林縣政府爲搶攻臺61線西濱快速公路商機,推動「發現61幸福公路」;臺西市區距西濱快速公路僅不到5分鐘車程,周邊還有中山老街、信仰中心安西府等景點,希望藉由蚵貝寶寶的設置,讓「蚵貝的故鄉」臺西鄉更廣爲人知。

丁仁桐也說,他採用臺西特產文蛤與牡蠣設計入口意象,讓遊客一進入臺西就知道這裡生產文蛤、牡蠣,進而推廣在地產業與觀光。每隻蚵貝寶寶高約150公分,以塑膠纖維打造,推出後大受歡迎,未來將規畫一系列蚵貝文化活動,包括蚵貝裝飾DIY、蚵貝壁畫、蚵貝迷宮等。

對於近日有遊客踩在蚵貝寶寶上拍照,丁仁桐也強調,塑膠纖維的材質承重有限,攀爬或踩踏很容易受損,呼籲大家發揮公德心,不要讓蚵貝寶寶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