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晤士高等教育影響力評比 靜宜大學在這2項表現全臺第一

靜宜參與教育部「數位學伴計劃」,7年來服務10所偏鄉小學、774名學童,並由1,211位大學生擔任學伴,陪伴偏鄉孩童、點亮教育希望。圖/靜宜大學提供

靜宜大學2025年在「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 THE)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大放異彩!「優質教育」(SDG4)與「減少不平等」(SDG10)兩項指標勇奪全臺第一,「永續城市與社區」(SDG11)名列全球第28、全臺第二,整體表現晉升全球前段班。

THE影響力排名是全球唯一依據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進行的大學評比,聚焦大學對社會與全球所產生的正向貢獻。今年有來自130個國家、2526所大學參與,臺灣有53所學校入榜;靜宜於多項關鍵指標中脫穎而出,備受肯定。

校長林思伶表示,靜宜大學長年聚焦「國際化 × AI × 永續實踐」三大主軸,從制度設計、課程規劃到具體行動,深化校務發展。她強調,在高教轉型浪潮下,唯有堅守核心價值、發展差異化優勢,方能穩健突圍、脫穎而出。

靜宜結合創新教學、特色研究、國際鏈結與友善校園環境,推動「參與式學習」制度,透過海外見習、國際志工與專題實作等方式,激發學習動機,培育具行動力與社會關懷的新世代人才。學校積極發展終身學習策略,推動樂齡大學、長青學苑及第三人生大學,打造終身學習及多元學習場域。

靜宜自2017年起推動「1=3,一份愛、三份力量」助學輔導計劃,以「學習取代工讀」爲理念,結合企業捐助、教育部及校方對等補助,協助經濟不利學生穩定就學、強化競爭力。該計劃至今已投入超過新臺幣8400萬元,幫助超過萬名學生,實質減輕教育資源差距。

靜宜大學長期致力於大學社會責任(USR)與國際志工服務,在臺中海線地區、蘭嶼部落,及菲律賓馬尼拉社區及修會等地深度蹲點,積極導入教育資源,實踐大學在地連結與全球關懷,展現私校典範的永續行動力。

靜宜開設「綠色照顧」課程,引導長輩認識節氣與植物知識,與年輕學子建立跨世代情誼,營造溫馨共學的場域。學校積極融入環境教育,喚起社會對瀕危物種與生態保育的關注,透過具體行動推動城鄉共好,實踐大學永續使命。

靜宜參與教育部「數位學伴計劃」,7年來服務10所偏鄉小學、774名學童,由1211位大學生擔任學伴,透過課業輔導與經驗分享,陪伴偏鄉孩童拓展視野。

靜宜大學推動綠色校園願景,引進電動公車落實節能減碳;校內配備電動導覽車,擔任移動導覽大使,帶外賓與師生深入認識校園的人文底蘊與學術特色。

靜宜在「優質教育」面向,結合創新教學、特色研究、國際鏈結與友善校園環境,並推動「參與式學習」制度。圖/靜宜大學提供

靜宜長期致力於大學社會責任(USR)與國際志工服務,實踐大學在地連結與全球關懷。圖/靜宜大學提供

靜宜長年聚焦「國際化 × AI × 永續實踐」三大主軸,從制度設計、課程規劃到具體行動,不斷深化校務發展。圖/靜宜大學提供

靜宜榮登「泰晤士高等教育」大學影響力排名,「優質教育」及「減少不平等」雙項全臺第一!圖/靜宜大學提供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