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真正打過棒球的人」爲何這麼少?網點出3關鍵:怎麼玩
▲網友點出比較少人打棒球的3個原因。(示意圖/取自Pixabay,下同)
記者曾筠淇/綜合報導
很多人在國小的時候,都打過樂樂棒球,但真正打過棒球的人,可能就不是很多。近日有網友發文表示,除了學校棒球隊的成員,應該很少人有人完整的接觸過棒球吧?貼文曝光後,就有網友點出關鍵原因,包含場地不多、需要比較多人、門檻高。
有網友在PTT的Gossiping板上,以「有多少人真正打過完整棒球的」爲標題發文,提到如果不算樂樂棒球、大魯閣打擊場,基本上若不是學校棒球隊,多數人應該都沒有完整的接觸過棒球吧?但是像國外流行足球,倒是真的有人會去球場踢球,兩者相比的話,棒球是不是不太容易引起共鳴?
貼文曝光後,有網友指出關鍵,「棒球光是沒場地就很難玩了,哪像到處都有的籃球場」、「場地沒有」、「場地真的少」、「臺灣適合不吃場地、掌握度高的球類運動,那就只有籃球而已」、「沒場地、沒人、沒時間怎麼玩」、「場地少,人不夠,不然蠻好玩的」。
也有網友表示,打棒球需要一定的人數,且門檻相對高,「少子化已經不可能了,長大奴也沒時間」、「還要找到18個人陪你打」、「難在找人」、「傳接球本身就是超級難入門的」、「接球就很難+1」、「同意有人說的,門檻很高」、「棒球無法推廣至一般民衆,原因就是入門門檻太高,我們認爲簡單的傳接球,別人可能要半年、一學期才學得起來」。
還有網友迴應,「有心要打,網路上要找都不難吧」、「很難,大魯閣就不錯了」、「大魯閣都很少家了,想入門都不知道要去哪找」、「室外熱得要命,直接減少50%人的意願」、「打滿9局很累」、「入門器材太貴」。話題引發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