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遭「榨乾」 傳12兆換15%關稅!專家1句斷言臺股驚人結局
分析師指出,臺灣若談到15%關稅,臺股可望暴漲500點。(資料照)
隨着美國「對等關稅」將於8月1日正式生效,臺美貿易談判遲遲無法突破僵局。外媒引述知情人士指出,美方談判代表對臺灣施壓極大,形容其手法如同「在榨檸檬」,試圖全面進入臺灣市場、擷取最大利益。分析師指出,「關稅稅率」纔是影響臺股走勢的關鍵,若臺灣能談到與日韓相同的15%關稅,臺股隔天有望大漲500點,投資人應密切關注稅率數字。
與此同時,美國與韓國已率先達成新貿易協議。據協議內容,韓國承諾對美國投資3500億美元,並加碼採購1000億美元的天然氣與能源產品。作爲交換,美國將韓國商品的進口關稅自25%調降至15%,並允許美國汽車、卡車與農產品以零關稅進入韓國市場。
摩爾投顧分析師郭哲榮今(31日)在社羣發文指出,南韓與日本是臺灣在全球市場的主要競爭對手,目前兩國已將美方關稅談到15%水準,若臺灣無法爭取到15%關稅,勢必對股市造成打擊,現階段關鍵在於「臺灣願意對美國投資多少錢」。
近日傳出,臺灣可能對美國承諾高達4000億美元(約新臺幣12兆元)的投資。郭哲榮分析,以臺灣2025年預估GDP約7884億美元的規模來看,較合理的範圍應該是3000億美元,最理想的情況則落在2000至2500億美元之間。
他指出,無論投資金額多少,只要最終成功將關稅壓在15%,就足以讓臺股隔天大漲500點,呼籲投資人密切關注談判結果與即將公佈的稅率數據。值得注意的是,臺股今(31日)上漲80點,收在23542點,若再飆漲500點,將順利突破24000點大關,距離歷史高點24416點只差一步之遙。
美媒《Politico》週三(30日)報導,一名熟悉臺美貿易談判進展的知情人士透露,美方談判代表對臺灣高度施壓,形容如同「在榨檸檬」,試圖全面進入臺灣市場,獲取最大利益。若雙方在8月1日在談判期限前無法達成共識,臺灣將面臨高達32%的懲罰性關稅。
面對這項潛在衝擊,臺灣談判團隊近月來積極與美方斡旋,試圖以擴大采購美國農產品、液化天然氣與武器等,來縮小臺美間約730億美元的貿易逆差。本週雙方代表仍持續在華府磋商,至今僵局未解。
報導指出,臺灣當局處於兩難局面,若接受美方苛刻貿易條件,恐引發國內民衆反彈;但若堅持拒絕,又擔心在臺海局勢升溫時,可能失去川普政府的軍事支持。
◎免責聲明:本文的個股、ETF與專家觀點,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投資人應獨立判斷,審慎評估風險,自負盈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