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在川普心中值多少
(圖/路透)
川普的關稅戰還沒真正開打到鼻青臉腫,如今已提早「海嘯退去」。從4月初引發全球動盪,關稅額度從20%一路喊破超過200%,瀕臨正式施行前夕又瞬間縮手宣佈延遲90天。川普的「發狠無極限」之餘,竟又有這麼些許「實際膽小鬼」的某種微妙痕跡:股市巨跌、美債失穩都可讓川普暫時收手。
這3周來無數利多、利空的迂迴轉折,已令資本市場動輒在千百點漲跌之間也慢慢習以爲常了。畢竟全球資本在歷經新冠疫情、俄烏戰爭最初的極端動盪之後,如今也擁有某種免疫力。如今不擔心股市,真正擔心的是「全球經濟景氣一旦因此衰退」。
美國聯準會看的是「通膨、失業」,但關稅戰真正影響深遠的始終是「產業、經貿」。關稅戰彷彿無情將其射穿,國與國之間也可能因此進一步「信任失去、貨幣坍塌、體制崩潰、產業鏈斷碎」。尤其美國是達30兆美元規模的全球最大單一市場,這就使得這波全球關稅戰正式進入談判後,將凸顯出哪個國家、地區纔是真正的「膽小鬼」?誰不靠美國就活不下去?
中國大陸外交部與商務部以一句「奉陪到底」,連同多次宣佈疊加反制美國進口商品關稅,揭開全球關注的「中美關稅大戰」!雖然川普最新表示,中美談判在即且樂觀看待,但中美對抗已是公認未來與歷史性「註定」的全球競爭架構,脈絡上也從此前的「科技封鎖」擴大延伸至「關稅制裁」。
川普幕僚中的「仇中派」比比皆是,川普本人說不定是「最開放」甚至反而可能「最願談」的關鍵者。尤其北京最在乎的「臺灣問題」,川普上任前後至今從未鬆口表達過「支持臺灣」,即使臺積電確定赴美亦然。因此接下來中美關稅談判的全新章節,不只是中美各自的進口關稅與品項,而可能是「川普想要多少代價/北京願意付出多大代價」來換取臺灣問題的解決方向能如北京所願!
川普所獨具的「非典型國際政治」的性格與思路,跳脫傳統政治邏輯,更趨向商業巨擘的某種深沉與彈性,恰好也是他不輕易被身旁幕僚操控的一大主因。比如川普甚至不多呼應國務卿盧比歐訪問亞洲的印太軍事佈局,關稅戰操盤手白宮貿易顧問納瓦洛反而自己沒被通知對等關稅延遲90天的臨時決定;川普甚至親自出席了美日部長級的關稅談判!這些都顯示了川普自己「說了算」的權力架構與實際,所有首長可能都仍在「試用」階段。
所有被美國列入關稅清單的國家,如今多多少少也慢慢掌握了川普動輒會「髮夾彎」,但川普主導的美國「高關稅路線」應該不會改變,差別僅在於哪些美企、哪些產業領域能夠列入「優惠、豁免」的清單,而且都將只是「暫時清單」且隨時可變。
涉及臺灣今後產業未來的「美臺關稅談判」排隊還不知牛年馬月,北京卻不可能在此中美關稅歷史性的這場交易上,不將「臺灣問題」置入談判核心。川普肯定是精明的談判高手,但臺灣究竟在川普心目中值多少?是金塊、還是磚塊?賣不賣、怎麼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