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藝術家黃詩硯 光雕作品點亮法國
▲Roubaix市政廳放映日期爲2025年4月25日與26日。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來自臺灣新竹、現居巴黎的動畫導演與藝術家黃詩硯(Shih-yen Huang),近期受邀參加「2025 Video Mapping Festival」,並在法國北部的兩處歷史地點創作光雕投影作品。這兩處場地分別是魯貝(Roubaix)市政廳與Wallers市的阿倫貝礦坑創意中心(Arenberg Creative Mine)。
黃詩硯的第一件作品《金屬低語》(《Cliquetis Murmuré》),靈感來自魯貝市的紡織工業歷史,將紡織機械的聲音轉化爲視覺韻律,並結合自然元素如蒲公英和海浪,使古老建築煥發新生命。
另一件作品《加速度》(《À Vive Allure》)則在Arenberg Creative Mine放映。作品以地下坑道爲隱喻,搭配節奏明快的音樂和幾何圖形,展示礦脈的視覺回聲,象徵記憶與歷史的交錯。值得一提的是,Wallers-Arenberg礦坑遺址自1992年起被列爲法國曆史古蹟,並於2012年納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
▲臺灣藝術家黃詩硯目前旅居法國巴黎。。
這兩件作品由法國非營利組織Rencontres Audiovisuelles製作,並獲得歐盟FEDER基金支持,於2025年春季的第七屆Video Mapping Festival中展示。這個節日是歐洲重要的光雕藝術活動之一,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參與,將科技藝術融入城市。
黃詩硯自2013年起旅居法國,畢業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油畫系,後進入巴黎裝飾藝術學院(ENSAD)動畫系。她的動畫短片《蝴蝶果醬》(Butterfly Jam, 2021)曾入圍第五十八屆金馬獎最佳動畫短片,並在法國安錫國際動畫影展和薩格勒布動畫影展獲獎。她的創作橫跨動畫、裝置與空間敘事,常關注人際關係中的暴力痕跡,並將其轉化爲普遍情感。
黃詩硯的藝術語言遊走於詩意與詭譎之間,將私密觀察化爲普遍情感,她的作品經常探討人際關係中的暴力痕跡如何體現在物與空間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