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也危險?日企爆嚴重老化危機 當年「禁忌」被打破了
日本企業面臨嚴重的老化危機,許多家族企業找不到接班人,只好考慮將公司出售給私募基金,當年的「禁忌選項」如今成爲可行之道。(圖/shutterstock達志)
日本企業面臨嚴重的老化危機,許多家族企業找不到接班人,只好考慮將公司出售給私募基金,當年的「禁忌選項」如今成爲可行之道,甚至形成私募熱潮,吸引大批海外資金流入。
CNBC報導,資產管理機構Neuberger Berman數據顯示,日本超過九成的中小企業爲家族所有,其中約65%的收購交易與企業接班有關。
另外,非營利組織「世界經濟論壇」的報告指出,到了2025年,日本約有127萬名年滿70歲以上的中小企業主尚未找到接班人,約佔日本企業總數的三分之一。
研調機構PitchBook分析師Kyle Walters指出,「接班困難與日本人口老化,無疑是推動私募基金活動成長的關鍵因素,許多賣家把私募基金視爲可行的選項,別無他法。」十年前,日本企業願意出售給外國基金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除了接班問題之外,還有3大原因助長這一波資金熱潮,包括日本大型企業進行業務拆分,日本政府推出一系列重大改革殭屍企業,以及日圓貶值使日本資產對持有美元的投資者更具吸引力,由於利率遠低於其他已開發國家,日本資產更具吸引力。
隨着大量資金流入,市場也出現過熱隱憂,諮詢管理機構Bain & Company合夥人Jim Verbeeten警告:「當某個市場看起來非常有吸引力時,大家都想分一杯羹,資金越多、競爭越激烈,有些人會出更高的價。日本在市場熱度上確實領先,但就成熟度而言,仍是一個成長中的市場。」
日本在2006至2007年的那一波私募基金熱潮就是前車之鑑,當時募資與投資節奏過快,導致估值膨脹,隨着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許多投資案表現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