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談判內容不能公佈?看看日本首相石破茂這樣向民衆說明
日本首相石破茂在美日關稅談判期間,透過記者會、上電視節目等方式,向日本國民說明政府立場。(資料照/美聯社)
美國川普總統在美東時間8月1日貿易談判期限前,揭曉臺灣在內的多國關稅,臺灣從32%降爲20%,但仍高於日本與南韓的15%。賴清德總統今天在記者會中強調,因爲與美談判時雙方有約定保密,相關內容不宜透露;但對照日本此次談判過程,面對川普多次點名、不滿日本不願開放汽車和稻米市場,日本首相石破茂頻頻對外公開表明立場、抵抗壓力,而負責赴美談判的日本經濟再生擔當大臣赤澤亮正,在談判前後也都會做出說明,至他第8度赴美談判,7月23日與美方達成協議,最終將25%降爲15%。
回顧石破茂在與美國談判過程,一開始就明確表達最重要的底線,並透露隔閡之處。針對汽車和稻米開放問題,石破茂常上媒體或在國會說明談判情況。而當4月17日赤澤亮正在華盛頓與川普、美國財長班森特等人完成第一輪談判後,石破茂就召開記者會坦言美日之間存在隔閡,已請赤澤向美方傳達關稅對於日本產業以及在美日兩國的投資造成的影響等,強力要求美方降低關稅。
石破茂也表達了關稅衝擊影響及未來方向。4月20日,石破茂在日本放送協會(NHK)節目上,就關稅議題談到,「食品安全議題不能妥協」。他提到日本農業從業人員減少以及擴大農產品出口的必要性,並說:「我希望關稅談判能成爲思考如何加強日本農業的契機。」對於可能放寬美國米進口一事,石破茂表示,日本生產者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辛勤工作。他點出在消費者能夠獲得廉價優質米的利益,以及保護生產者的利益之間,取得平衡非常重要。
石破茂也適時反擊美國,公開表示絕不能犧牲國家利益。7月初,石破茂說明,已指示赤澤等談判代表:「我們將積極探索達成一項對日美兩國都有利、同時保護我們國家利益的協議的可能性。」而當時川普對日本態度日益強硬,石破茂也在7月2日重申:「我們必須不惜一切代價保護我們的國家利益。」對於川普公開對日本稻米和汽車議題的不滿,石破茂於7月3日NHK節目上表示,「這些言論可能是基於誤解,或者可能包含不正確的資訊」。
談判卡關時,石破茂也向他的國人坦承。6月17日,石破茂在加拿大出席G7峰會時與川普進行30分鐘會談,未能達成協議,其中最爲重要的關卡仍是25%汽車關稅。石破茂說,一切都歸結於不斷努力維護日本的國家利益,「這不僅是爲了實現日美兩國的國家利益,也包括汽車等領域的利益」。」而在之前,5月11日石破茂在富士電視臺節目,談到美英兩國達成汽車10%低關稅進口框架問題時表示,「日美談判應以零關稅爲目標,10%是不夠的」,重申尋求美方取消關稅的意圖。
此外,石破茂也公開說明日方在關稅中可能檢討之處。他曾表示,關於美方不滿日本對於汽車安全標準的非關稅壁壘問題,「我們將妥善處理,以免被視爲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