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首特效災難動作大片《逆風行動》釋前導片 鄭人碩飾戰機飛官

▲臺灣首部空中救護影集與電影計劃《逆風行動 Seagull 7026》今於「國家防災日」9月21日釋出前導片,本計劃改編自蓋亞文化出版的小說《海鷗 7026》,講述臺灣空軍「海鷗救護隊」英勇救援臺灣重大救難救護任務故事。(圖/逆風行動提供,下同)

記者陶本和/臺北報導

臺灣首部空中救護影集與電影計劃《逆風行動 Seagull 7026》今於「國家防災日」9月21日釋出前導片,本計劃改編自蓋亞文化出版的小說《海鷗 7026》,講述臺灣空軍「海鷗救護隊」英勇救援臺灣重大救難救護任務故事。在肯特動畫創辦人導演張永昌的帶領下,集結金獎陣容鄭人碩、連俞涵、黃冠智、是元介、侯彥西、安乙蕎、蘇達、張翰等,打造熱血感動的勵志作品。

導演張永昌透露,本身曾歷經921地震,當時海鷗救護隊在極端艱難的環境下完成救援任務,對此一直身懷感激和敬意。數年前讀到小說時,深覺故事動人心絃,開始了有影像化的想法。然而因爲空中救援的場景及設備造價昂貴,加上若要到山區拍攝,不論天氣或是安全問題都有相當高的不確定性,直到近年LED棚的迅速發展,透過阿榮片廠內國內最大虛擬棚、夢想動畫虛擬實景攝影棚,以180° LED 平面雙端弧形螢幕,將實景導入畫面之中,讓演員宛如就在山川或是高中之中拍攝。

張永昌表示,加上首次引進六軸平衡臺,擬真的震動機制,加上能夠乘載最高2噸的重量,可將拍攝用的直升機機艙放置平臺上,演員就算快速上下移動,也能兼顧真實感和安全性。此外,他也專精於動畫特效,聯手夢想動畫經過四個月的後製細心雕琢,加上編劇明毓屏和王晴晴注入真摯人性及情感張力的劇本,希望接力臺灣首部高鐵災難片《96分鐘》的信心,打造下一檔深受觀衆喜愛的在地故事。

近年以《角頭》系列電影打開知名度的鄭人碩,則飾演戰鬥機飛行員,但因一次事件被迫轉戰到海鷗救護隊,是表面勇猛帥氣但內心充滿矛盾的角色,導演說,「這個角色就是要找到臺帥代表,有專業、勇敢的形象,而我的第一人選就是鄭人碩!」

鄭人碩第一次見導演時也透露,一直很想演軍職,雙方一拍即合,鄭人碩不諱言,本次演出挑戰很多,「角色責任重大,心裡素質要非常的強,但我很期待。」事前除了反覆觀看一些空拍的影像理解高空視野,田調時除了像飛官們請教機械的操作,更與他們討論了許多心境與情緒的變化。

鄭人碩表示,更讓他痛苦的是,因爲黑鷹直升機只有他在開,想要伸手去幫忙卻不能伸手去做,讓他很痛苦,但救難的過程所有的情緒都必須收起,彷彿是啞巴吃黃蓮。

連俞涵過去因演出《一把青》中的空軍眷屬朱青走紅,如今在《逆風行動 Seagull 7026》中扮演空軍作戰指揮部中校管制長,彷彿從「時代劇專門戶」變成「空軍專門戶」。看見前導片的成果,她表示,當演員可以參與各類型和題材的片,真的很開心,看了前導片真的覺得虛擬棚超真實,雖然大家分開拍攝,但一起在其中進入這個《逆風行動》,真的太熱血了,好期待正片拍攝出來。

是元介片中飾演一名想離開部落的原住民,本身也是排灣族原住民的他,對角色頗有感觸,透露在前置作業時與救護士長官學習基本救援,以及空中救援,他回憶,自己的筆記滿滿,覺得如果在讀書的時候有這麼認真,應該成績會更好,當然還有本身的身體條件,把身材訓練的更精實,讓角色外型更有帶入感!」

他印象最深刻的部分,是打造了1:1的直升機機艙。他說,光是看到就很震撼,雖然在棚內拍攝,但也不輕鬆,記得一場戲抱傷患跳上直升機,本以爲體力還不錯,沒想到3趟之後,他發現自己的手在抖,腳超酸,隔天還鐵手鐵腳躺了半天,但之後看到釋出的海報以及前導片,那英勇背影的自己,感覺一切都值得了。

至於今年因《聽海涌》、《人生清理員》雙料入圍金鐘獎男主、男配角的臺灣新星黃冠智也在本片中,飾演一名軍官家庭長大,但無心從軍甚至排斥飛行只想要創作的直升機副駕駛。不過,現實中的黃冠智對於飛行非常有興趣,從前置的上課到實際操作都好奇心滿滿,甚至自主上網查了許多關於直升機駕駛的影片觀摩,他稱拍攝最有趣的部分,就是能全副武裝,坐上黑鷹直升機的駕駛座,感覺自己就像《太陽的後裔》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