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升溫速度高於全球 西門子CEO:將衝擊生活與經濟

臺灣西門子總裁暨執行長張合翕指出,臺灣升溫速度高於全球平均,應正視永續發展。(圖/柳名耕攝)

西門子30日舉行2025年臺灣永續峰會,今年主題聚焦在「從城市4.0到城市淨零」,執行長張合翕指出,臺灣的升溫速度高於全球平均,未來冬天的時間會持續變短,呼籲各界攜手合作,打造永續未來。

臺灣西門子總裁暨執行長張合翕在演講中指出,因應氣候變遷,臺灣需要加速轉型爲淨零智慧城市,並強調,這不僅是爲了應對氣候危機,更是爲了確保臺灣經濟和社會的永續發展。

張合翕引用聯合國發佈的數據,指出全球正朝着本世紀末升溫攝氏 3.1 度的軌道前進,遠超《巴黎協定》設定的 1.5 度目標;而臺灣在過去一個世紀中,平均氣溫已上升攝氏 1.5 度,且升溫速度正超越全球平均值。

這樣的變化導致了夏天變得更長、冬天正在消失,研究預測本世紀末臺灣的冬天可能持續不到2周。此外,颱風路徑北移、暴雨、洪水與熱浪等極端氣候事件日益頻繁,並對臺灣人民的生活與經濟造成了嚴重衝擊,例如上週花蓮的洪災,若不立即採取行動,臺灣將面臨更多致命熱浪與資源短缺的未來。

張合翕表示,雖然氣候風險的挑戰巨大,但臺灣具備獨特優勢,臺灣 有97% 的二氧化碳排放來自制造業、住宅與商業能源、以及交通運輸這4大部門,且大部分集中在西部沿海城市,但或許會是一個好消息,因爲透過精準的科技應用,可以顯著減少碳排放。

在半導體產業,德國默克公司在高雄的新廠區,透過導入西門子數位雙生技術,在虛擬環境中模擬生產流程,大幅縮短了上市時間並降低營運成本,同時也簡化了員工培訓流程。

至於交通運輸部分,在桃園捷運綠線計劃中,西門子部署了「迷散電流監測系統」,此係統能偵測並預防可能腐蝕軌道設備的迷散電流,不僅降低了維護成本,也減少了對環境的負面影響;臺北京站時尚廣場透過西門子的 AI 控制器,優化空調系統的能源使用,每年節省了 100 萬度電。張合翕指出,這等同於 1.3 座大安森林公園的碳吸收量,並強調政府應透過補助等方式,鼓勵更多企業採用此類技術。

張合翕指出,臺電是全球首家採用西門子不含 SF6(六氟化硫)環保氣體的中壓開關設備的客戶,這種環保氣體對環境的破壞力是二氧化碳的 2 萬倍;至於資料中心,西門子與 Meta(臉書)在美國的資料中心合作,透過「Simcenter Flotherm」解決方案,優化氣流與冷卻設計,大幅降低能源消耗,使 PUE 值(電力使用效率)降至 1.06。

張合翕最後指出,淨零智慧城市的本質,就是結合數位雙生(Digital Twin)與人工智慧(AI)2大核心技術,來幫助社會實現「以更少資源,成就更多」(more with less),以應對水、電、土地、勞動力及人才短缺的挑戰。他呼籲臺灣各界攜手合作,共同打造一個更永續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