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生態攝影傳奇登上大銀幕! 「耗時6年」一路拍到亞馬遜雨林
記者黃庠棻/臺北報導
臺灣生態保育的重要推手、生態攝影先驅徐仁修,首度以個人生命歷程爲主角登上大銀幕。紀錄片《我在荒野做了一場夢》由緯創人文基金會獨家贊助、由曾獲臺北電影節百萬首獎的導演沈可尚執導,歷時6年拍攝,橫跨臺灣山林與亞馬遜雨林,將徐仁修對大自然的深刻凝視與長年奔走荒野的精神,以極致詩意的影像語言凝結成片。
▲紀錄片《我在荒野做了一場夢》記錄了臺灣生態攝影傳奇徐仁修的故事。(圖/牽猴子提供)導演沈可尚攜手攝影團隊,與徐仁修走入自然深處,紀錄他超過50年如一日,以影像、文字與行動守護自然的6年足跡。「大自然,花一輩子都寫不完,用活好幾輩子的態度,去理解祂的豐富,辛苦就是最大的幸福。」,這段在紀錄片一開頭的文字,就是徐仁修爲自己的熱情留下最好的註解。
▲紀錄片《我在荒野做了一場夢》導演沈可尚。(圖/牽猴子提供)徐仁修出生於新竹芎林鄉,自幼在農村長大,耳濡目染大自然的節奏,也練就一身抓魚、捉昆蟲的好本領;如今帶着學生上山導覽,他依舊身手矯健,隨手就能抓到一隻可愛的小山老鼠,讓現場驚呼連連。大家在他幽默又生動的解說下,不僅感受自然魅力,還收穫滿滿冷知識。
而徐仁修分享一個有趣觀察,水鹿常常會悄悄接近營地,原因是山區夜晚天寒地凍,有些露營者會在帳篷外隨地解放,到了白天被陽光曬乾後,結出鹽分,水鹿爲了補充鈉,就會靠近這些「鹽地」舔食,形成奇妙又真實的自然互動。
▲紀錄片《我在荒野做了一場夢》記錄了臺灣生態攝影傳奇徐仁修的故事。(圖/牽猴子提供)隨着徐仁修的眼睛看世界,導演沈可尚也在臉書上寫道「過往,走入山林,大都具目的,只爲了拍下好鏡頭,就走了;這回,走入山林,更像生活中持續會出現的狀態。」他們一路從城市近郊,拍到亞馬遜雨林,面對萬物的瞬息萬變,他們長時間耐心等待,就爲紀錄驚喜片刻。
一次深夜等到清晨終於拍到臺灣特有種長鬃山羊可愛進食的畫面,徐仁修說「你們運氣很好啊,我大概是找了至少30次以上才拍到。」回想這數不盡的驚奇旅程,導演也分享「好棒的一段大人變小孩的旅程。」
▲紀錄片《我在荒野做了一場夢》記錄了臺灣生態攝影傳奇徐仁修的故事。(圖/牽猴子提供) 徐仁修在片中最後留下一段話「深入自然,從不來自刻意的大計劃,而是就算寫了遺書,活下來就繼續出走的熱情。」、「只要懷抱愛與浪漫,離開舒適圈,探險,隨時可以從腳下的土地開始」,足見他一生對自然的敬畏與熱愛。
▲紀錄片《我在荒野做了一場夢》記錄了臺灣生態攝影傳奇徐仁修的故事。(圖/牽猴子提供)《我在荒野做了一場夢》由七日印象製作、緯創人文基金會獨家贊助,將在8月22日上映;海報則由知名設計師陳世川操刀,徐仁修拿着單眼站在草地上專注的樣子爲主視覺,一亮相就在社羣引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