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在大陸》「斜槓中年」馬彥彬:用閩臺文創講鄉村故事

圖爲馬彥彬(中)在陽光學院授課,培訓教師。受訪者供圖

「過去四五年時間,我長期在福州參與鄉村建設,大概跑了幾十個鄉村,承接了十幾個項目。」近日,「登陸」近七年的臺胞馬彥彬表示,在這個過程中,他看到了很多古厝,「每一棟古厝帶給我的都是震撼」。

赴閩任教,開啓人生新篇章

馬彥彬生在臺灣、長在臺灣,在臺灣高校教書十多年。於他而言,2017年應福州朋友之邀來大陸任教,開啓了他人生中的另一趟旅程。目前,他是陽光學院校長顧問、陽光學院兩岸融合發展研究院院長。

馬彥彬表示,福州城市建設發展得很快,在福建工作生活讓自己感覺「很安心」。

幾年來,馬彥彬陸續承擔了創新創業教育學院的課程設計、師資培育和創業孵化,並主持成立了兩岸融合發展研究院。

近年來,福建持續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出臺各類惠臺措施與政策。

「將滿滿誠意落到實處,將滿滿乾貨交到臺胞手上。」對於2023年福建推出的15條政策措施,作爲在閩臺灣教師,馬彥彬對「將在閩臺灣教師納入福建省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認定」尤爲關注。

「這條政策精準切中臺灣職業教育體系的師資過剩問題,可以有效吸引、吸收更多臺灣教師來閩加入職業教育的行列。」馬彥彬認爲,這也切中許多已經來閩教師的發展需求,能夠支持臺師更好地發揮專長與能力,激勵大家更長久地紮根耕耘,實現更深的融合。

對於大陸近日在教育領域推出的六方面20條舉措,他也十分感慨。在其看來,在閩臺生、臺師人數本就衆多,在政策上對臺生求學發展的支持、對臺師安居樂業的扶持,將會產生顯著的磁吸效應,吸引更多臺胞來閩受教育、做教師、辦教育,長期耕耘,落地生根,共建臺胞臺企登陸第一家園。

福建省福州市永泰縣蓋洋鄉碓頭村的領導與馬彥彬及其團隊召開現場工作會,一起討論設計方案。受訪者供圖

閩臺文創,講好鄉村故事

除了爲師者外,馬彥彬也是福建省福州市永泰縣蓋洋鄉碓頭村鄉建項目臺灣團隊的負責人。

永泰縣蓋洋鄉碓頭村是他的團隊在永泰做鄉建鄉創的第11個村子。他表示,文創必須是文化加上了創意,而後形成產業,這樣才能夠表現出「文創」真正的意涵和特性。

他認爲,要做好一個文創項目,先要做人、文、地、產、景的資源盤點;再要做價值挖掘,把鄉村這些深藏的、潛在的或者是沒有整理過的價值挖掘出來。「不管原來的價值如何,都需要將價值再加值賦能,讓它更有特色、更有價值感。」

在永泰縣山區,一種居住與防禦一體的鄉土建築——莊寨,展現了福建乃至中國傳統鄉土社會的多樣性。近年來,永泰莊寨的建築及其中保留的大量契約文書,彰顯於國際視野,讓世界讀懂中國鄉村、村落家族故事的生生不息。在馬彥彬看來,「歷史文書」是他們價值挖掘非常重要的工具,也是一個比較好的資源。

一旦挖掘出這些價值之後,怎麼樣去將它加值賦能?馬彥彬表示,說好鄉村故事,也就是做好文創。「我們要講述的是一個讓人覺得好奇新奇的故事、難忘的故事跟感動的故事。」

永泰縣蓋洋鄉碓頭村,沒有什麼特色產業,或者是沒有一些比較優勢的產業集聚,就是一個普通的山村。由此,怎麼樣把「沒有」當作價值?馬彥彬及其團隊開始摸索如何把「慢」變成優勢,希望能夠把「慢」變成價值。

據馬彥彬介紹,他們爲碓頭村想的slogan是:一餐蓋洋宴,吃一餐;一口蓋洋紅,喝一杯酒;賞一片星光稻田。「品3A,感3S(slow、slowly、slow down),『慢』得有特色,『慢』得能變現,變現能賺錢。」

圖爲馬彥彬(左一)及其團隊到福州市永泰縣碓頭村與村民當面溝通民宿改造的設計理念。受訪者供圖

作爲一位身兼數職的「斜槓中年」,馬彥彬經常參加兩岸民間交流活動,爲兩岸交流、合作「穿針引線」。6月19日,在「歷史迴歸田野」永泰文書研討會上,馬彥彬表示,因爲有永泰文書等歷史資料留存,能夠讓鄉建鄉創參與者更好地打造田野,進而讓更好的田野來講述更好的故事。

紮根鄉野,此心安處是吾鄉

正值暑期旅遊旺季,永泰莊寨中保存最好的愛荊莊、青石寨迎來了不少遊客。距離莊寨不遠的「嵐口‧遇見臺灣」民宿,也成了當地「旅遊新名片」。

「嵐口‧遇見臺灣」民宿的經營者就是馬彥彬的妻子林佳垔。民宿門口擺放着「奉茶」桌,庭院設置了臺灣島形狀的花圃,公共區域播放介紹臺灣的影片,12間客房皆以臺灣知名景點命名,如日月潭、阿里山、澎湖灣等,屋內提供臺灣茶包與風味小點心,民宿每日供應臺式風味早餐與夜宵。

「同安鎮山清水秀,來了就不想走了。」2020年,林佳垔隨丈夫走訪尾林村與西安村後,便萌生了留下來感受大陸鄉居生活的念頭。於是,她邀請閨蜜宋慧珍從臺灣來到永泰,共同運營這座「兩個臺灣女生的民宿」。

「我們希望將這裡打造成爲一座臺灣文化館,讓遊客通過這裡認識臺灣、瞭解臺灣。」借鑑臺灣民宿的發展經驗,林佳垔將手作體驗帶入民宿,不定期推出各種DIY活動,也計劃與本地村民合作,幫助客人規劃旅遊線路,「推薦大家看附近有名的莊寨,體驗蛙鳴鳥啼的田園生活」。

「在這裡,我們參與祖國大陸鄉村建設,很有成就感、獲得感。」馬彥彬如是說道。(葉秋雲)

【徵文啓事】

中時新聞網「兩岸徵文」欄目,徵文主題:臺灣人看大陸、大陸人看臺灣、兩岸看世界、兩岸一家人、兩岸新時代,歡迎全球華人投稿。

期盼作者透過親身經歷的故事,刻畫兩岸社會肌理,描繪世界見聞,打破刻板印象,促進兩岸民衆相互瞭解、建立全球視野,向讀者展現時代的脈動與發展趨勢。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