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看大陸》廣西體驗民族風 夏令營真情流露
作者和臺灣的大學生一同參加廣西夏令營。(作者提供)
今年夏天,我和兩岸的大學生同遊廣西,名義上我是領隊老師,實際上更像是團員,玩得不亦樂乎。
●異地遇老鄉
螺螄粉是廣西柳州的特色小吃,以獨特的酸辣聞名,螺霸王則是知名品牌之一,主辦單位安排工廠參訪。當我們經過研發室看到創辦人和廚師在品嚐討論,廠區導覽告知他有從臺灣來的大學生,並向我們介紹老闆是來自福建會說閩南話,我就上前用閩南語問能試吃嗎?他爽快說好,叫廚師多煮幾種不同口味,有乾的有湯的,有辣的有酸的,大家蜂涌進研發室大快朵頤,我邊吃邊和創辦人聊天,他請我們給反饋,因爲這是正在研發的新口味。在聊天中得知老闆來自泉州,我曾在家族掃墓時看到墓碑寫晉江,他說我們算半個同鄉吧。
●景區玩旅拍
大陸近來流行旅拍,就是租借適合景區文化的服裝,有專人發妝並拍照修圖。而廣西是多元民族的地方,我們參訪侗族的程陽八寨,一羣人在廣西大學生的吆喝並幫忙和老闆殺價後,我們一起找了家最便宜的店家做旅拍,我雖然來過大陸多次,也曾到過廣西,但從沒旅拍,抱着來都來了的想法,在學生的簇擁下我也換上族服粉墨登場,留下回憶的照片。
●遊船對山歌
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此行最期待就是在灕江坐遊船,從桂林坐往陽朔,沿途喀斯特地貌,有峰林、孤峰、和巖洞,穿越其中彷彿置身山水畫中。除了壯秀風景更感受到在地熱情,遊船甲板遇到一位當地的英文話導遊,她帶着荷蘭的一家人做私人導覽,她知道我們來自臺灣後不吝分享旅遊知識,告訴我們該怎麼看,從哪看才能領略典故。過程中最特別是船行江中,巧遇兩船相會時,一位臺灣同學往對向哼着山歌,過不久對方也迴應山歌,我們沉浸在歡愉的氣氛中,不知不覺就在陽朔上岸。
●鄉試中舉人
桂林的最後一個行程是參訪靖江王府,這裡在明朝是靖江王朱守謙府邸,坐落市區中心,倚靠着地標獨秀峰,但到了清朝變成廣西貢院,是鄉試的舉辦場所,古人的科舉考試從鄉試進展到會試,最終再進入殿試。科舉考試的最後一位三元及第陳繼昌就是來自於此。參觀完王府後我們進入貢院體驗古代考試,一行人共二十八位分坐在不同位置,大家拿毛筆書寫答案,最後再聽取宣佈結果,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廣西鄉試生員陳宜廷賜舉人出身。
●唱歌道離別
最後一晚,廣西的大學生訂了間唱歌包廂,學生們一起唱歌、玩遊戲、喝啤酒,我負責音控和切歌,對我來說就是來感受離別,因爲這一晚很可能是大家最後一次相見,隔天一早我們各奔東西。七天是段不長不短的時間,當彼此逐漸熟悉時便要說再見,也因此特別懷念這段時光。
回來後,我看到一位臺灣同學在自己的社羣用英文寫交流心得,也看到一位大陸學生在朋友圈寫感想,她們流露真情,所以我投稿文章,感謝大家的相遇,我玩得不亦樂乎。(陳宜廷/數學老師)
【徵文啓事】
中時新聞網「兩岸徵文」欄目,徵文主題:臺灣人看大陸、大陸人看臺灣、兩岸看世界、兩岸一家人、兩岸新時代,歡迎全球華人投稿。
期盼作者透過親身經歷的故事,刻畫兩岸社會肌理,描繪世界見聞,打破刻板印象,促進兩岸民衆相互瞭解、建立全球視野,向讀者展現時代的脈動與發展趨勢。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