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看大陸》山海關與北戴河

山海關鎮東樓。(作者提供)

初夏之際,曾有親友三人來北京一遊,本想安排八達嶺長城遊,但考量他們身體狀況不適合爬長城,遂安排了明長城的最東段:山海關的行程。

山海關位於河北省秦皇島市東北約15公里處,此關扼守華北平原與東北平原之間的狹窄廊道,素有「兩京鎖鑰無雙地,萬里長城第一關」之稱。此關初建於明洪武十四年,是明初開國大將徐達主持修建,是明代防衛京畿最重要的關隘之一。

歷史上著名的「吳三桂引清兵入關」事件就發生於此:明崇禎十七年三月,李自成率軍攻陷北京,崇禎皇帝自縊。當時,遼東總兵吳三桂正率軍前往北京勤王。到達山海關時,得知北京已失、皇帝殉國。李自成遣使招降,吳最初決定歸順,並率部前往北京朝見新主。不過途中他聽聞愛妾被擄,其父也遭拷打與抄家,因而翻臉並回師山海關,與大順決裂。李自成聞訊御駕親征,大順軍包圍山海關,並在關內與吳軍激戰。大順軍初佔優勢,吳軍逐漸不支之際,蓄勢已久的八旗鐵騎突出,直衝大順軍陣,頓時將大順皇帝與大順軍打回了闖王與流寇的原形並一路逃竄,終被消滅。滿清也很快的入主中國。

我們一行四人從北京朝陽站搭乘高鐵直奔山海關站,車程大約兩個多小時。出站後搭乘出租車直奔山海關景區。景區最主要的部份就是鎮東樓,它是山海關的主城樓,從城樓邊上的石階可登上城牆,城牆上的寬度大約比兩線車道略寬,城牆一邊的長城向內陸的山脈延伸,另一邊則延伸直至海邊,城樓外有個甕城,沿着城牆有箭樓、烽火臺等防禦設施。鎮東樓城樓最上層懸掛着著名的「天下第一關」巨匾,相傳爲明代進士蕭顯所書,字體蒼勁有力。城樓附近有明代山海關總兵府、衙署、鏢局等古建築。

我們下了城牆就順着街道走,看到一間「闖關東紀念館」就購票入內參訪。山海關在明朝是軍事重地,但在清朝就沒有重兵駐守了。此關是東北與華北的分界點,出了城關就一路平坦的進入東北地界。東北是滿清的龍興之地,爲了維護滿洲特權與八旗生計,康熙朝就頒令禁止漢人向關外移民。此封禁政策造成了東北地廣人稀,經濟社會發展落後。19世紀中後期,沙俄能輕易的侵佔大片東北領土,就是因爲東北地廣人稀、防務空虛。直到晚清,面對內憂外患清政府才意識到封禁政策的危害,並於1860年開放局部地區,鼓勵漢人前往墾荒,以實邊防。1904年清政府全面廢除封禁政策,並設立東北三省。

從封禁到局部、再至全部開放,每當華北地區有天災、戰亂時就有許多災民不顧生命危險,攜家帶眷的經由山海關進入東北墾荒,這就是闖關東。闖關東的流民不少因飢餓或疾病死於途中,只有部分能在白山黑水間找到立足之地;無法墾荒的,只要能聚集幾十口壯丁、張羅一些刀槍與馬匹,也能佔山爲王,當個打家劫舍的響馬(土匪)。紀念館內述說了闖關東的歷史,並展示了圖片與複製的場景與文物,讓人長了不少知識。

我們當晚住在距渤海海灘幾十米的民宿,海邊夜景挺好,只是不時地會聽到軍機呼嘯而過的聲音,好像附近有個空軍基地,所幸就寢後就比較安靜了。隔天早餐後就到海灘不遠處的老龍頭遊覽。老龍頭是明長城最東端入海處,因爲城牆像一條巨龍伸向大海,最前端的礁石狀似龍首,故名「老龍頭」,距離山海關城關大約五、六公里。當年長城建到了海灘上,就是要把滿洲人嚴實的堵在關外。

明長城渤海灣盡頭:老龍頭。(作者提供)

進了老龍頭景區可見明代駐軍房舍,當時由一位遊擊將軍率領一千名左右的士兵住紮於此。登上城牆後可至「澄海樓」,此樓與城牆上好似巨龍探首望海,是老龍頭的標誌性建築。另外還有「寧海城臺」,登入城臺可遠眺渤海,兼具瞭望和防禦功能。旅遊景區圖顯示,老龍頭南邊的海邊尚有一處當年英法聯軍登陸後搭建的營舍,該營舍應能見證滿清末年,西方列強可在中國沿海隨處登陸,大清政府拿他們一點辦法都沒有,可惜該處未對外開放。

離開老龍頭後,我們搭車前往秦皇島市裡。秦皇島是個港灣城市,港灣有大、小碼頭,附近有秦始皇求仙入海處,傳說秦始皇派遣徐福帶領數千名童男童女,以及各種工匠、穀物種子,乘船入海求仙藥,就是從此處入海的。港灣附近有個西港花園,該處是將原本的碼頭倉庫改建成餐廳、藝品店,碼頭鐵軌旁種滿了玫瑰讓遊客打卡拍照,跟高雄港區碼頭倉庫改造的情況有點類似。

離開西港花園後我們就去了北戴河。秦皇島市有一條河流叫做「戴河」,戴河以北靠近海邊的地區被稱爲北戴河區,此處自清末至民初就有許多名人在此修建別墅,使其成爲著名的外交和社交場所與避暑勝地。大陸解放後,北戴河成爲中共領導人夏季辦公、會議及避暑的重要地點之一。八月初,大陸官方邀請了六十名來自各領域專家和基礎研究領域青年人才至北戴河休假,這個至北戴河休假的邀請,讓受邀者獲得了官方肯定的殊榮。

北戴河有很長的海灘與濱海溼地公園,我們體力有限,只去了鴿子窩公園。這個公園在北戴河海灘的南邊,公園裡可貼着海岸線走濱海棧道。從棧道可走石階向上爬七、八米可登上主席像廣場,旁邊有個鷹角亭,亭上可居高臨下的縱覽整個北戴河海灘,這登高望遠的壯闊景緻,爲我們的旅程畫下了完美的句點。(李開偉/退休教師)

【徵文啓事】

中時新聞網「兩岸徵文」欄目,徵文主題:臺灣人看大陸、大陸人看臺灣、兩岸看世界、兩岸一家人、兩岸新時代,歡迎全球華人投稿。

期盼作者透過親身經歷的故事,刻畫兩岸社會肌理,描繪世界見聞,打破刻板印象,促進兩岸民衆相互瞭解、建立全球視野,向讀者展現時代的脈動與發展趨勢。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