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該警惕! 不要傻傻地爲「雙普峰會」鼓掌叫好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與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選在美國阿拉斯加州會晤。(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顧爾德/資深新聞工作者、專欄作家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8月18日在白宮受到的待遇比半年前好太多了。在7位歐洲領袖「保駕護航」下, 把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從15日在阿拉斯加極度傾向俄國領導人普丁(Vladimir Putin)的立場拉回來,校正迴歸到對烏克蘭較有利的局面。

但是接下來普丁真的會同意停火、簽署和平協定嗎?這個問題也是攸關臺灣命運。

從遭逐出白宮到七大人護駕

2月28日澤倫斯基在全球電視直播下遭川普等人羞辱、之後被逐出白宮,這出震驚全球的直播給澤倫斯基和歐洲領袖們上了一堂「別惹川普生氣」的課。

半年後,這一夥來自歐洲的客人都學乖了,努力稱讚川普、感恩川神。德國總理梅爾茨(Friedrich Merz)在會談後向記者們說:「我們準備充分且協調得也很好,我們也表達了相同的觀點。我認爲這一點確實讓美國總統感到高興。」

8月15日川普與普丁的會談中,川普從先前主張俄烏「迅速停火」轉變爲追求「全面和平協定」而不需立即停火。他還爲克里姆林宮緩頰稱,依普丁立場不可能立刻停火,還暗示認同普丁對烏克蘭的割地要求。

18日的白宮會議,先由美烏兩國領袖單獨會談,接着歐洲7國領袖加人「羣聊」。在澤倫斯基歐洲領導人同聲說服下,川普不再提領土問題,同意這個議題由澤倫斯基和普丁當面協商;此外也同意對烏克蘭提供類似北約的安全保障機制。

依1949年《北大西洋公約》第五條的集體防禦條款規定:「對任何一個或多個成員國的武裝攻擊,都將被視爲對所有成員國的攻擊。其他成員國將把此攻擊視同針對自己,並將採取其認爲必要的行動,包括使用武力,以恢復和維護北大西洋地區的安全。」

這個條款只實施過一次,那是2001年911恐攻後,美國依此條款要求北約援助。〈第五條款〉並沒有說成員國要使用武力,而是由各國自行決定採取的軍事或非軍事措施。如今,川普也沒有承諾會出兵,只說歐洲國家是第一道防線,「因爲他們就在那裡,而我們會幫助他們。」

其實在2月澤倫斯基赴白宮前,先在倫敦與18位主要來自歐洲國家的領導人會談時,英國首相史塔默(Keir Starmer)就提出建立自願聯盟做爲烏克蘭停戰後的安全保障,當時英、法等不少歐洲國家同意加入。俄國最忌諱北約東擴,美國也反對烏克蘭加入北約,這種自願聯盟是美國最大程度可接受的對烏克蘭安全保障。

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曾建議,歐洲各國自願出兵,在烏克蘭境內部署數千名維和部隊,由歐洲指揮、美國則可以提供非地面部隊的軍事支援。但對俄國而言,西方國家在烏克蘭境內部署軍隊就和北約東擴沒差別。俄國外交長拉夫羅夫(Sergey Lavrov)就曾明白表示不可能接受這種安排。

▼如果不是歐洲盟友一起赴白宮說服川普,美國可能決定同意俄國併吞頓巴斯。(圖/路透)

普丁同意「確保烏克蘭安全」?

不過8月15日在阿拉斯加「雙普峰會」後,兩位領導人一起面對記者時,普丁說「我同意川普總統的看法,他今天說無論如何須確保烏克蘭安全。當然,我們準備好致力於此。」

之後美國特使魏科夫(Steve Witkoff)接受CNN討問時說「我們贏得以下讓步,美國可以提供類似〈第五條款〉的保護……這是我們第一次聽到俄羅斯人同意此事。」

俄國這次爲什麼會退讓答應「類第五條款」?依川普向馬克宏吹噓的自戀式想法,普丁「想談成協議是爲了我,你明白嗎?聽起來真瘋狂。」綜合各方說法,比較合理的解釋是,這場仗打了三年,雙方也都精疲力盡、想休戰。

不過普丁停戰不是沒有前提的,是他要烏克蘭割讓頓內茨克、盧甘斯克兩州(合稱頓巴斯)。原本川普也認爲「沒牌打」的烏克蘭也只能割地認賠,但在歐洲各國的勸(哄?)下,暫時接受領土問題由澤倫斯基和普丁親自談。因此,如果在沒有同意割地的前提下,和平協議簽得成嗎?如果籤不成那更別提「類第五款安全保障」。

回到阿拉斯加的「雙普峰會」,各種訊息顯示這是普丁盟友、白俄羅斯總統魯卡申柯(Alexander Lukashenko)穿針引線促成,所以這是對普丁有利的一次會面,甚至可以說是對普丁只賺不賠的買賣──他從一個被前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和歐洲領袖拒絕往來的戰爭販子,變成可以和美國總統平起平坐、川普口中的全球第二強國領導人。

不論是否有實質成果,這場峰會的形式已讓普丁大大加分。俄國民族主義者都爲此振奮不已,例如極端民族主義立場哲學家杜金(Alexander Dugin)興奮地說「我恭喜我們大家,這是一場完美的峰會。真是太盛大了。能夠贏得一切卻毫無損失——這也只有亞歷山大三世(Alexander III)才辦得到。」亞歷山大三世和彼得大帝(Peter the Great)是普丁最祟拜的兩位俄國沙皇。

於普丁來說 談判亦屬戰爭一環

普丁爲何不願承諾要停火?位於維也納的俄國問題智庫兼討論平臺Re:Russia 負責人羅格夫(Kirill Rogov)對《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指出,普丁仍然希望未來兩個月能夠在烏克蘭的戰情取得進展突破,「他打開外交之門是爲了應急,以防他的進攻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談判只是普丁作戰計劃的另一部分,他要拉攏川普站在他這邊,幫助他分化歐洲國家以及烏克蘭內部。

在阿拉斯加峰會後,普丁說俄方真誠地希望結束烏克蘭戰爭,但強調條件是「需要消除導致衝突的根本原因」。這個「根本原因」是什麼?美國前駐北約大使達爾德( Ivo H. Daalder)指出「普丁相信冷戰後的秩序對莫斯科不利,一旦俄羅斯掌握了權力,他就決心扭轉此一秩序——必要時使用武力。他想重新主張莫斯科對前蘇聯國家的影響力,這就是爲什麼征服烏克蘭至關重要。直到他將西方(即北約)的影響力趕出中歐和東歐,否則普丁不會滿足。」

普丁說,他最關心的並非結束三年半的流血衝突,而是「烏克蘭周邊局勢」(situation around Ukraine)。《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中、東歐分局派員辛吉斯(Andrew Higgins)說,這個字眼就是他對俄羅斯失去榮耀的一連串抱怨的典型代名詞。而普丁這種論述從俄國2014入侵克里米亞、經2022年入侵烏克蘭直到今日一直沒有變。

普丁的俄羅斯帝國夢

2022年侵略烏克蘭兩篇的「檄文」演說中,普丁說:

「在蘇聯解體前兩年,她的命運其實已成定局。現如今激進分子和民族主義者,尤其是烏克蘭的激進分子和民族主義者,將獲得獨立的功勞歸於自己。正如我們所看到的,情況並非如此。是布爾什維克領導人、蘇共領導層在不同時期在國家構建問題上犯下的歷史性、戰略性錯誤,導致了我們統一的國家的解體。歷史上的俄羅斯被人以蘇聯的名義瓦解。」

「蘇聯解體後,儘管新生的俄羅斯展現出前所未有的開放性和同美西方合作意願,並且幾乎是單方面進行裁軍,但美西方仍企圖壓榨,甚至徹底摧毀俄。上世紀90年代及21世紀初的情況就是如此。直至最近,還有國家不斷企圖利用俄服務自身利益,摧毀俄傳統價值觀並將自身虛假價值觀強加於俄,以此從內部侵蝕我們和我們的人民。他們還企圖將其國內方針強加於俄,而這將直接帶來衰退和墮落,因爲這是違反人性的。任何人的上述圖謀永遠都不可能得逞。」

普丁要的不只是回到冷戰時期、蘇聯時代的歐洲秩序,甚至是要找回帝俄時代的榮耀。他用這樣的說詞來說服川普,合理化他併吞克里米亞以及頓巴斯,川普居然也埋單,認同俄羅斯有這樣的安全需求。

如果不是歐洲盟友一起赴白宮說服川普,美國可能決定同意俄國併吞頓巴斯──即使《聯合國憲章》第2條第4款明文規定「禁止以武力威脅或使用武力,侵害他國領土完整或政治獨立。」這兩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卻可以視而不見。

烏克蘭問題收場更要令臺灣警惕的是:普丁對蘇聯、帝俄往日榮景的追緬,不正是習近平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論調的覆刻本?今天普丁可以用這套論述說服川普同意佔領頓巴斯,哪天習近平是不是也會用民族復興論讓川普認同中國有吞併臺灣的正當性?

這是臺灣人要警惕的,不要傻傻地以爲川普急於和普丁談妥交易出賣烏克蘭,就是爲了要專心對付中國保衛臺灣,還興高采烈爲雙普峰會鼓掌叫好。

▼今天普丁可以用這套論述說服川普同意佔領頓巴斯,哪天習近平是不是也會用民族復興論讓川普認同中國有吞併臺灣的正當性。(圖/路透)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思想坦克」。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