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農機資材展週末登場 700攤位展現臺灣農業進程
「2025第19屆臺灣國際農業機械暨資材展」19日至21日將在縣治特區大空地舉辦,展出許多先進農機具。(呂妍庭攝)
嘉義縣長翁章樑一一巡視、體驗展場的農機具。(呂妍庭攝)
「2025第19屆臺灣國際農業機械暨資材展」19日至21日將在縣治特區大空地舉辦,今年集結近200家廠商、超過700個展攤,展出內容橫跨大型農機、無人機應用、附掛設備、園藝工具與永續資材等,完整呈現臺灣農業智慧化、自動化、低碳化的進程,臺灣農機工業同業公會強調,除20多國知名品牌農機具參展,公會成員也積極研究農具,既提升國際競爭力,也盼吸引更多青壯年加入農業。
嘉義縣長翁章樑一一巡視、體驗展場的農機具。(呂妍庭攝)
今(16日)「第19屆臺灣國際農業機械暨資材展」舉辦展前記者會,農業處指出,今年農機展規畫多元農機、智能農機、創新農機及農特產等4大展示區,展品涵蓋從耕作、施肥、收成到管理各層面,體現「智能」與「綠色」並行的展覽主軸,同時以實體展出結合互動操作,安排現場農機動態展示區與無人機飛行區,讓參觀者能零距離接觸機械操作流程,體驗智慧農業技術如何實際應用於耕作現場。
今年展品涵蓋從耕作、施肥、收成到管理各層面,體現「智能」與「綠色」並行的展覽主軸。(呂妍庭攝)
今嘉義縣長翁章樑、臺灣農機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林瑞峰、農糧署農業資源組長洪宏毅、多位縣議員、農會總幹事出席揭幕,林瑞峰說,隨時代進步,農機也在進步,藉農機展強力展出現代化、科技化產品,讓有需要的農民來購買外,也積極加速農村機械化,能讓更多青壯年投入農業。
洪宏毅表示,爲改善農村老化、勞力不足問題,農業部門推動農業機械化,透過推動農業機械化,提升生產力,降低生產成本,農業部在2019年擴大舉辦農機補助,到2024年農機補助經費超過72億元,補助農機具數量達22.4萬臺,有超過16萬人受惠,另配合政府淨零排碳目標,爲鼓勵農民使用電動農機,去年起提高補助標準,把電動農機補助從3分之1提高至2分之1。
今年展品涵蓋從耕作、施肥、收成到管理各層面,體現「智能」與「綠色」並行的展覽主軸。(呂妍庭攝)
翁章樑說,這是農機工業同業公會第4次到嘉義辦大型展出,創新農機展示區有122攤、45廠商,智慧農機及多元機材有504攤、150家廠商,加上政府機構、學界,總共有超過700個展攤,無論進口、大型在現場都看得到,規模盛大,有喜歡的就可下單買回家,盼農友把握機會採購。
今(16日)「第19屆臺灣國際農業機械暨資材展」舉辦展前記者會。(呂妍庭攝)
翁章樑也提到,今年更首次結合嘉有好市集,除了農特產品外,還有文創、商圈、青創及新住民美食等,豐富整體展會內容,也讓來看展的人吃得飽,期待透過農機展,讓所有愛好農業朋友一次看得夠,多多下單消費,改善整個臺灣農業技術、環境。
針對美國對等關稅,翁章樑說,希望關稅戰趕快平穩下來,不然整個國際貿易處在一個非常大的變動狀態,林瑞峰則說,關稅對農機沒有直接影響,但因農產品要銷往美國會有間接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