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精銳第3季每股賺3.04元
臺灣精銳(4583)董事會昨(31)日通過前三季合併財報,合併營收22.36億元、年增0.4%,爲歷史同期第三高,營業毛利11.73億元,稅後純益6.71億元、年減26.1%,主要受新臺幣升值致匯兌損失影響,每股稅後純益8.37元。
展望未來,臺灣精銳仍抱持審慎樂觀態度,預期毛利率仍可維持在50%以上,並看好高精密減速機在美國製造業迴流、AI及機器人等新興應用帶動下的需求。
臺灣精銳儘管第3季仍受關稅不確定因素干擾,但因新臺幣匯率趨穩,獲利也較第2季回升。第3季合併營收6.92億元、年減8.8%,稅後純益2.43億元,雖年減0.3%,但季增達158.5%,單季每股稅後純益3.04元。
臺灣精銳表示,由於暫時性關稅疊加,產品在美國市場與歐洲、日本對手間有7.5%稅差,不過美國代理進口商對客戶彈性議價空間大,關稅影響在可控範圍內;至於匯率仍有短期影響,第4季客戶訂單持穩。
臺灣精銳指出,產品出廠後運費、關稅由進口商承擔,目前美國市場業績佔臺灣精銳整體業績比重約20%,高關稅影響業務量,但比重並不高。
針對AI人形機器人發展,臺灣精銳說,目前應用面未定,技術發展不如預期,零組件規範標準也不確定,機器人產業「人人有機會、個個沒把握」,但持續有國內外廠商採用臺灣精銳產品試做並洽談合作。
臺灣精銳表示,公司減速機產品先前出口至美國的關稅約2.5%,8月初疊加暫時性20%關稅後,稅率增爲22.5%。
而在美國市場,臺灣精銳主要競爭對手爲歐洲和日本廠商,其關稅稅率爲15%不再疊加,相較之下,臺灣精銳產品在美國市場,與歐、日產品有7.5%稅差,期待政府談判爲業者爭取更優惠的關稅稅率。
不過,臺灣精銳也強調,公司在美國的代理商獲利能力高,對終端客戶彈性議價空間大,代理商可掌握當地客戶,不會讓訂單跑掉,預期關稅對公司影響仍在可控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