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交通1年死3000人 德媒提醒外國人:比911恐攻喪生人數還多

▲斑馬線示意圖。(圖/達志影像/示意圖)

記者鄒鎮宇/綜合報導

臺灣的交通安全問題長期困擾着民衆和外來旅客,近年來更是屢創新高。2022年全臺交通事故高達37萬5000多件,造成逾3000人死亡,傷者更突破38萬人。對此,德國媒體《bne IntelliNews》做了專題報導,直言臺灣因交通事故的死傷高於美國911恐攻喪生的總人數,並提醒遊客來臺前要三思。

德媒《bne IntelliNews》指出,臺灣騎乘100至150CC機車的騎士尤其危險,死亡人數逼近2000人,行人也不容忽視,當年就有約400人命喪街頭。平均每天超過8人因交通事故喪命,其中行人受害比例不斷攀升。

2024年事故數再度增加,全年接近40萬件,行人死亡人數超過360人,僅前9個月就有逾29萬件交通事故,導致2000多人死亡、38萬6000人受傷。CNN曾形容臺灣是「行人的地獄」,這句話不僅引發國內外關注,也讓政府一度感到尷尬,但相關爭議很快被淡忘,交通亂象依舊。

造成臺灣行人安全堪憂的主因之一,是都市道路設計不完善。《bne IntelliNews》引述《中央社》的統計,寬度超過12公尺的道路中,近半數沒有規劃人行道或僅以綠色油漆劃出區域。即使有專用步道,常被違停機車、攤販或汽車佔用,警察對這些違規現象多半視而不見,民衆也逐漸習以爲常,路權觀念薄弱。

報導指出,臺灣駕駛人普遍缺乏交通規則意識,闖紅燈、突然變換車道不打方向燈、不禮讓行人等行爲屢見不鮮。行人彷彿每天都在冒險過馬路。2022年12月臺中曾發生母子遭公車左轉撞死事件,隔年臺南又有3歲女童因汽車違規左轉過世,雖然政府啓動偵查並展開檢討,卻未見明顯改善,社會輿論也很快淡化。

網路上不乏行人遭無視的影片,例如有民衆拍下橫越斑馬線時連續25輛車未停讓,引發「臺灣真的是行人地獄」等熱議。有外籍居民坦言,警察執法極爲稀少,交通違規幾乎成爲常態,地方政府缺乏統一標準,導致路權保障形同虛設。

除了都市亂象,臺灣部分道路也潛藏危機。像蘇花公路因路幅狹窄、易坍方,過去常有致命事故,儘管2020年後進行安全改善,但大型車輛超速肇事仍時有所聞。全臺機車數量高達1460萬輛,佔總人口逾半,機車事故死亡率居高不下,與汽車、公車、貨車混行,讓道路變得更加複雜危險。

雖然政府陸續推動行人保護新制與增設監視器,罰款卻偏低,執法力道有限,違規者多半不以爲意。直到2025年5月,一名高齡駕駛在校門口撞死4人、傷11人,政府才宣佈改革,包括提前換照及加強老人駕駛測試,預計2026年才正式施行。《bne IntelliNews》引述《TVBS》數據表示,2025年前兩個月交通死亡人數降至6年最低,但改善幅度有限。

《bne IntelliNews》表示,臺灣交通事故每年死亡人數遠超美國911事件,甚至等同溺水、火災、工安事故總和的6倍。這不僅反映基礎建設老舊、機車文化盛行、警力執法不足等多重結構性問題,也顯示改革步伐緩慢,「在這種情況未改善之前,於臺灣街頭行走仍充滿風險,這是任何現代民主國家都不該容忍的。對於海外有意前來臺灣、感受臺灣種種美好的人,也應在預訂機票前再三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