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怪力男」李灝宇發威!美媒數據分析 距離百大新秀已不遠

▲李灝宇 。(圖/截自brossports_officia IG)

記者王真魚/綜合報導

美國職棒老虎隊小聯盟新秀、來自臺灣的內野手李灝宇,近期多項進階數據分析中表現亮眼,根據美國棒球專業媒體《棒球美國》指出,他已穩居底特律老虎農場系統排名第六的新秀,有望在不久的將來衝擊美國職棒前150大潛力榜單,甚至邁向百大新秀的行列。

《棒球美國》7月28日最新一期「Statcast 數據亮點球員」專欄,李灝宇憑藉出色的擊球數據與進步潛力,榮登本週焦點名單,距離「百大新秀(Top 100 Prospects)」僅一步之遙。

根據專欄作者波拉特(Eli Ben-Porat)的觀察,李灝宇的整體實力「很可能已經接近 Top 150 邊緣」,是極具潛力的準明星選手。

Statcast 數據揭示,李灝宇在擊球初速方面的成長顯著。根據觀察,他的原始力量(Raw Power)已從過去的45分,成長至目前接近60分,而從飛球的平均擊球初速來看,他的實戰長打(game power)甚至可達65分。這代表他具備未來能穩定敲出長打的能力。

不過,作者也指出,李灝宇缺乏打出高仰角擊球(lift the ball)的能力,這在某種程度上限制了他的長打上限,讓未來預測變得更加複雜。若綜合其場上的實際表現,他的力量大致可評估爲原始力量60分、實戰力量50分。

李灝宇最突出的能力在於他的選球判斷,他在整體揮棒決策上表現優異,無論是好球帶內的進攻積極性還是避免追打壞球都高於平均。

作者進一步表示,這類統計數據雖然提供整體輪廓,但有時可能掩蓋部分細節與潛在弱點。因此進一步深入分析李灝宇在面對快速球時的實際表現,他的整體揮棒策略相當具紀律性,大多集中攻擊好球帶範圍。

然而,在好球帶上緣的位置,他展現出相對積極的出棒傾向。問題在於,當他追打進壘較高的球時,往往無法制造有效擊球結果。

從數據可見,李灝宇主要的攻擊傷害集中在好球帶偏內角的位置;而他在高好球帶的揮空率並未帶來相對的長打效果。整體而言,他的策略是正確的,但在面對高於好球帶的球時,仍有明顯的調整與進步空間。

守備方面,李灝宇今年於小聯盟輪替擔任二壘與三壘手,這讓他具備成爲實用工具人的基礎。

專家指出,若他能在擊球仰角與打擊穩定性方面再作精進,就有機會成爲聯盟平均水準,甚至更好的先發球員。

雖然尚未進入《棒球美國》的 Top 100 新秀榜單,但根據目前的整體表現與成長曲線,李灝宇距離「百大門檻」已不遠,甚至可能已站在 Top 150 的邊緣。他是老虎隊農場系統的一張王牌,更是未來臺灣旅美球員中備受矚目的一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