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高鐵亮相東京年會 分享站區開發成功經驗
臺灣高鐵參與國際高速鐵道協會年會。(臺灣高鐵提供/蔡明亙臺北傳真)
國際高速鐵道協會(IHRA)於22至25日在日本東京舉行年會,共有來自13國、300多位政府代表、高鐵業者及專家學者齊聚一堂。臺灣高鐵表示,這次不僅是高鐵公司董事長史哲首次率團參加,交通部鐵道局長楊正君也以高鐵董事身分,首度應邀以「臺灣高鐵站區開發經驗」發表專題演講,將臺灣高鐵透過成熟、穩定的營運系統,帶動城鄉均衡發展的成功經驗分享給其他正在發展高速鐵路的國家,深獲與會各國官方及民間代表的好評與肯定。
這次大會以「以高速鐵路描繪未來願景:迎向更美好的明天」(Painting the Future Landscapes with High Speed Rail:Bridging to a Better Tomorrow )爲主題,除臺灣外,大會也特別邀請來自:印度、越南、泰國、印尼等國家的代表,分享各國現正積極推動的高鐵興建計劃及未來願景。
史哲表示,從各國的經驗分享中可知,高速鐵路不僅可爲一個國家重新定義時間與空間,更進一步型塑未來的城市樣貌、進而改變人民生活型態。透過這次大會中各國分享的經驗,在在顯示,高速鐵路建設已堪稱是各國邁向經濟高度發展的標準配備,而臺灣何其有幸,早在18年前就提前進高鐵時代,實踐「一日生活圈」。
史哲說,目前,臺灣高鐵公司正積極推動各項全新且更有效率的「高鐵2.0」計劃,配合未來新購12組N700ST新世代列車導入,可望爲臺灣西部走廊的城際樣貌帶來更深刻的改變,不僅快速串聯全臺核心都會區,更進一步帶動站間城鄉的轉型與發展。
楊正君特別以高鐵新竹站周邊發展爲例,介紹臺灣高鐵自2007年通車近20年來,帶動新竹站區的發展及改變。楊強調,臺灣高鐵營運18年來,一直保持安全、準點、可靠的高品質服務水準,運量持續攀升,已是臺灣民衆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大衆運輸工具。而高鐵站區的開發更是以大衆運輸爲導向(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簡稱TOD),以車站爲核心,透過人流的導入,將車站周邊土地進行整合規劃與多元利用(如商業、住宅、辦公、休閒等),融入人行空間、綠色廊帶、自行車與大衆運輸轉乘等行人友善環境,以滿足通勤居住購物等需求,創造鐵道經濟效益,促進地方繁榮與永續發展。
IHRA於2014年4月1日在日本成立,旨在促進高速鐵路營運經驗和專業知識交流,透過會員豐富的經驗與技術,向其他國家推廣建造安全、可靠併兼具營運效率的高速鐵路。目前共有29個正式會員,分別來自高速鐵路經營業者、研究機構及相關設備製造商等,臺灣高鐵公司是IHRA重要的創始會員之一。
臺灣高鐵提到,未來將持續參與國際技術交流、推動高速鐵路產業的國際合作,提升臺灣高鐵在國際上的能見度與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