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感性日常:街頭巷尾慢步調的臺灣味
你(妳)聽過《臺灣感性》嗎?網路上似乎流行一股 #臺灣感性 的風潮,源自韓國觀光客在社羣媒體上發文,ㄧ張張懷舊元素的照片,既樸實又帶有時間感,我比較喜歡稱之爲臺灣味。
週日陪女兒走一趟赤峰街,這裡的氣氛充滿着緩慢又倒轉的流動節奏,不論是人氣美食打卡商家,還是打鐵修車的功夫老舖,就連剃頭店和甜點店都佔有一席之地;男男女女在此流連,感受臺北街頭巷弄內獨有的慢時光。若是願意,走上狹窄傾斜的樓梯,風情萬種的老屋況味別有洞天!
以前還是媒體業務的身分,三不五時就愛跑來這裡待着,書店、麪攤、老味道,騎樓、窗花、憶過往。熱鬧商圈附近有這麼一條迷人的散步路線,實在令人感到幸福。或許這就是《臺灣感性》的元素,混搭有個性,兼容和並蓄。
黃昏時分走出飯店爲覓食散步進行式,直覺就往 #無名米糕 的方位前進,今晚應該不用排太久就能入座吧,上一回初體驗至今仍意猶未盡,愛琴海之行就在肖想返臺後最想吃的食物,如今就要飽食一頓。
最能體現臺灣味的城市,絕不能錯過臺南市容,放眼望去隨處可得,笑容吟吟就不用說,大聲國罵都顯得親切,嗯,最美的風景是人啊。
散步路上沈浸懷舊時光,隨手拍了幾張照片,讓人想起年輕時走過的美好,試着留下我左轉右彎、倏忽有別,發自內心、觀察有感的實景畫面,推薦各位找個時間前來體會唷。
更多文章請至【
NOWA 50+ 的風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