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發明「自動對焦眼鏡」!近視族老花族有救了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林怡欣特聘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成功突破液晶的物理與化學本質上對梯度折射率型液晶鏡片(LC gradient Index lenses)的限制,研發出全球第一支具量產性的「梯度折射率液晶眼鏡」。(圖/國科會)

陽明交通大學特聘教授林怡欣領導的研究團隊,在國科會補助下,攜手烏克蘭基輔大學、英國利茲大學與羣創光電,並在美國google gift的支持下,成功突破液晶的物理與化學本質上對梯度折射率型液晶鏡片(LC gradient Index lenses)的限制,研發出全球第一支具量產性的「梯度折射率液晶眼鏡」,顯示臺灣在液晶光學領域的創新實力受到國際高度肯定。

國科會說明,此種眼鏡能自由調整焦距,無須調整視角或者姿勢,不僅能幫助眼科醫療,更可望應用於擴增實境(AR)、虛擬實境(VR)頭戴裝置與人工智慧機器視覺,爲未來光學科技帶來新契機。

國科會指出,雙焦點眼鏡自18世紀問世以來,一直是同時矯正遠近視力的重要工具,但配戴者必須仰賴頭部或視角調整,才能在不同距離看清楚物體,且在種種障礙下無法真正應用於日常眼鏡,然而「梯度折射率液晶鏡片(Gradient index LC lens)」具有連續可調的波前與焦距,並能透過電控方式修正像差與光軸。

國科會提到,研究團隊首次完整釐清梯度折射率液晶鏡片在電場作用下的光學特性,研究中詳細分析鏡片在不同度數切換時的響應速度與色彩失真程度等,並詳細考慮了規模生產這些鏡片的注意事項,成功設計並製造出全球第一支使用電池供電、可電子調整度數的「梯度折射率液晶眼鏡」,其製造流程是在臺灣羣創光電3.5代工廠完成的,基板玻璃總尺寸可同時製造36個液晶電子鏡片。

國科會強調,將持續積極推動技術落地至產業,本次研究所產出的電子可調光學度數之液晶眼鏡具有量產潛力、具高附加價值與全球廣大市場,其將可重新定義近視老花眼鏡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