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E-bike、零組件出口報喜

愛地雅總經理陳敬旺表示,積極轉型搶攻高階E-bike代工訂單,目前與歐美多家品牌客戶洽談新訂單。圖/本報資料照片

2025年Q1臺灣自行車出口實績

臺灣電動輔助自行車(E-bike)、零組件出口報佳音。根據臺灣自行車公會草本統計資料顯示,臺灣E-bike今年第一季出口量雖仍下滑近1成,但在出口單價衝破2,000美元大關、達到2,061美元,年增約13%帶動下,出口值達到1.87億美元、年增2.2%,這也是疫後E-bike出口值首度出現正成長。

不僅如此,自行車零組件廠商的主要營收來源,就是整車廠的年度新車訂單與修補市場的零配件訂單。臺灣自行車零件第一季出口值達到3.42億美元、摺合新臺幣約110億元,年增率達10.35%,顯示新車訂單確實回溫。

歐美向來是E-bike主要出口市場,第一季美國市場出口量2.7萬臺、年增17.62%,出口值0.62億美元、年增約25%,無論出口量與出口值雙雙成長;反觀歐盟市場,出口量5.06萬臺、年減12.08%,出口值0.94億美元、年減2.04%,出口量與出口值雙雙下滑。

臺灣自行車公會理事長吳盈進表示,觀察臺灣自行車產業近年的出口數量及出口金額,不難發現,雖然數量下降,但出口金額卻是高速成長,平均出口單價更是持續上揚,顯示臺灣正在走高質化路線。

臺灣透過與歐洲、越南、大陸等生產基地有效分工,扮演資源整合平臺,未來期望能成爲全球的資源整合者,達到「Taiwan Inside」的目標。

由於1臺E-bike的單價可以抵上3臺一般自行車,臺灣自行車廠商都積極佈局E-bike。自行車廠美利達表示,疫後電動城市車的庫存高漲,壓縮電動車銷量佔比,不過隨着庫存去化落底,今年電動車佔比可望回升,帶動市場成長,電動登山車(EMTB)將是美利達今年的銷售主力。

自行車代工廠愛地雅總經理陳敬旺表示,近幾年積極轉型搶攻高階E-bike代工訂單,不僅與歐美多家品牌客戶洽談新訂單,近期並已獲得經濟部國產電輔登山自行車整車開發與實證運行計劃,現已完成國產化E-bike成品車的開發,並正申請認證中,爲國產化E-bike的推動與核心技術軟實力的展現交出亮麗的成績單,預計今年7月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