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燈會首週末人潮破百萬! 垃圾減量、智慧廁所獲好評
臺灣燈會在桃園正式開幕首週末,桃園市環保局2日總垃圾清運量爲22.68噸。(圖/桃園市環保局)
臺灣燈會在桃園於12日正式開幕,15、16日爲開幕後首週末,引入破百萬人潮,桃園市環保局上週末2日總垃圾清運量爲22.68噸,其中資收量約1.5公噸、廚餘量約2.12公噸。環保局表示,週末2日除了委外清潔公司外,清潔隊員每日分別派出約100名人力收運垃圾,每日平均垃圾量也低於以往,垃圾減量政策有所成效。
環管處長張書豪表示,週末2日涌入人潮衆多,經過統計後發現,有9成的垃圾都集中在市集區,沿路道路垃圾量較少,市集區的垃圾量約爲17.16公噸、資收量約1.09公噸、廚餘量約2.12公噸。雖然參訪人數多,但環保局有做好垃圾收運的提前準備,燈會場區外圍設置的80個智慧垃圾桶,8成滿的時候會有自動提醒,不會到滿桶時才清潔,且1999陳情電話沒有接收到任何垃圾髒亂點的問題。
張書豪說,自2月7日至16日燈會展出10天間,總計燈會活動的垃圾清運量約爲39.46公噸、資收量爲3.94公噸、廚餘量爲5.93公噸。2016年臺灣燈會在桃園時,每日的垃圾量約爲8公噸,每日平均垃圾量低於以往,顯見事前垃圾減量政策宣導奏效,民衆素質也大幅提升。
張書豪提到,去年有事先訪視臺灣燈會在臺南,根據當時流動廁所及公共廁所的數量,規畫這次的流動廁所擺放位置,特別設計了QR code掃描系統結合Google地圖,民衆可以輕鬆搜尋就近的廁所,而流動廁所的部分也有美觀設計,並裝設人流計數器,根據人數機動性調整數量。
另張書豪也說,流動廁所僅能擺放在燈會展區外圍的封路路段,不適合擺放在燈會核心範圍,評估美術館既有的公廁數量不夠,但又因該區人潮較多,有特別加設流動廁所,同時也有安排工作人員於現場引導民衆其他廁所的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