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大蟑螂攻陷東京!餐廳天花板藏百隻 專家:和洗碗機有關

臺灣常見的大蟑螂「美洲大蠊」開始出現在東京等東日本地區,日本驅蟲專家解釋和洗碗機普及有關。(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臺灣常見的深棕色大型蟑螂「美洲大蠊」,近年來開始出現在東日本、東京等地區,讓東京餐飲業者相當頭痛,其實美洲大蠊原本就棲息於西日本,會逐漸向東擴散,除了地球暖化,日本驅蟲專家解釋也和洗碗機普及有關。

和臺灣不同,日本驅蟲專家足利雅也在富士新聞網撰文指出,日本家庭較常見的蟑螂品種爲體型較大的黑胸大蠊(Periplaneta fuliginosa),以及體型小的德國蟑螂,前者身體呈現深黑褐色,又名黑褐家蠊或棕煙蟑螂,臺灣常見的美洲大蠊主要分佈於沖繩、九州及西日本地區,黑胸大蠊與美洲大蠊的主要區別,在於後者胸部有白色環狀花紋。但近年來,東日本地區也愈來愈常見到美洲大蠊蹤跡,甚至在東京市內餐廳造成蟲害。

他引述北海道大學研究,指出美洲大蠊的繁殖力更強,主因在於黑胸大蠊及德國蟑螂必須透過雌雄交配來繁衍後代,但美洲大蠊卻可以無性生殖,雌性蟑螂在未交配情況下產卵,這些幼蟲沒有雄性DNA,長大後仍是雌蟲,可繼續無性生殖。

至於喜好溼熱環境的美洲大蠊爲何會從西日本逐漸向東擴散?除了全球暖化導致氣溫上升,足利雅也認爲和溫水洗碗機普及有關。他解釋,大樓地下室通常設有污水池,暫時儲存家戶洗手槽、洗衣機、浴室流出的污水,近年來愈來愈多一般家庭及餐廳開始使用溫水洗碗機,大量熱水流入污水池,讓污水池長時間維持溼熱環境。

不過棲息於地下污水池的蟑螂如何爬到樓上的餐廳?他解釋,老舊大樓的污水池混凝土可能已出現裂縫,蟑螂會鑽進裂縫後穿過牆壁,逐漸爬上樓層天花板,甚至會順着天花板燈具底部的隙縫鑽出去,若是在餐廳,難保蟑螂不會在客人用餐時,突然出現在他們頭上。

足利雅也也提到幫東京一間餐廳消除美洲大蠊的案例,餐廳打烊後,團隊在餐廳天花板噴灑藥劑直到半夜,隔天一早,餐廳地板上躺了超過150只美洲大蠊遺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