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不是隻有臺積電?謝金河點名1產業崛起:越來越強大

臺積電長期以來是臺灣的護國神山。圖爲臺積電徵才活動。(本報資料照片)

臺積電日前宣佈加碼在美國投資1,000億美元(摺合約3.3兆元新臺幣),市場看法兩極化,財信傳媒集團董事長謝金河在臉書發文指出,有些人認爲說臺灣的產業獨厚臺積電、資源太集中,造成很多產業的排擠效應,恐有「荷蘭病」,但從出口數據來看,「資通訊產業」出口額有增加,而且「越來越強大」。

謝金河分析臺灣現況,簡單看幾個數字,新臺幣這幾年貶多升少,並沒有升值到產業失去競爭力,他分析,這些年有的產業不好,大多數都是被大陸過剩產能打敗,另一個是除了半導體,臺灣的資通訊產業越來越強大。

「今年2月臺灣出口再度成長,前兩個月資通訊產業出口265.65億美元,年增48.2%,半導體爲主的電子零組件284.28億美元,年增13%,」謝金河強調,臺灣的出口強度仍維持在高檔。

謝金河認爲,對於受到大陸過剩產能獵殺的產業,先要避開「大色貨」(指量大,利潤低)的生產,建議從少量多樣,高技術的產品切入,才能找到生存空間。

另針對臺積電股價殺破千元關卡,謝金河分析,「臺積電月線的九月K,D指標都在90,連續漲3年的股價會比較有挑戰,今年恐多事之秋,可能是上有鍋蓋,下有鐵板的格局,反而聯電可能是奇兵。」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