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板金經營協會 會員大會辦專題演講

臺灣板金經營協會會員大會,理事長劉明傑(前排右六)和會員合照留念。圖/林宜蓁

臺灣板金經營協會於日前在臺中臻愛花園飯店舉辦第四屆第二次會員大會,聚集全臺板金產業菁英與相關夥伴齊聚一堂。臺灣板金經營協會理事長劉明杰特別規劃兩場專題演講,從AI數位應用到國際貿易局勢分析,內容聚焦產業升級與全球經貿挑戰,議題務實深刻,吸引會員高度關注。

劉明傑表示,協會自成立以來,持續以提升臺灣板金產業競爭力爲核心使命,透過技術交流、人才培訓與國際資訊分享,協助會員掌握產業趨勢。他指出,在面對製造業轉型與全球供應鏈重組的挑戰下,板金產業必須走向更精密製造、更高附加價值與更具國際視野的發展路徑。

本次大會兩場專題演講頗具指標性。第一場以「新世代員工的AI數位工作術」爲題,分享AI工具如何導入企業流程,促進知識共享、提升協作效率,並協助製造業建立智慧作業模式,爲企業提升管理效率與人才戰力帶來實質助益。

第二場專題「美國關稅政策的衝擊與因應-以資通訊產業爲例」由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所長洪春暉主講。洪春暉指出,美中科技戰延續至今,美國對中國大陸與部分亞洲供應鏈的高科技產品持續加徵關稅,並擴大出口管制範圍,2025年後對資通訊產品如伺服器、網通設備、AI運算設備等加徵的關稅影響,已逐步外溢至傳統制造與板金加工領域。

他說,臺灣雖受惠「中美供應鏈脫鉤」趨勢,在全球科技製造體系中的角色更加關鍵,但也面臨美國供應鏈「在地化」與「友岸外包(Friend-shoring)」的雙重壓力。洪春暉提醒,板金與機構件供應商應提早評估出口美國市場的關稅風險與合規要求,包括原產地規則(Rules of Origin)、供應鏈透明度與碳排要求等新規範,並佈局墨西哥、越南等替代生產據點,降低單一市場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