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9家業者登上日本循環經濟展 管碧玲:海洋永續就是生活日常

由點睛設計推出、以海廢保麗龍製成的「招財貓扭蛋」(手掌上黑色小貓),深受日本民衆喜愛。(海委會提供)

海洋委員會主委管碧玲推動「印太區域海廢合作平臺」,今年率領9家廠商組成「臺灣海洋循環樞紐」(Taiwan Ocean Circular Hub)前進日本千葉,參加當地最大規模的循環經濟展(Circular Economy EXPO),不僅展示臺灣海廢回收與再生技術,更促進臺日官產跨國媒合合作,成功讓永續精神走入國際視野。

管碧玲表示,臺灣自2021年成立「海廢再生聯盟」以來,整合政府、產業與學研機構,打造完整海廢再生鏈,今更進一步透過印太平臺,連結日本、歐盟與亞太國家,共築藍色經濟合作網絡。她形容,這次參展不僅是技術交流,更是一封來自臺灣的邀請信,傳達對海洋的珍惜與承諾。

在展覽中,9家參展廠商各展實力,包括遠東新世紀推出回收聚酯纖維、伸仁紡織展示回收漁網高機能布料、福懋興業導入再生材料進入國際供應鏈;品卓企業、高昌貿易及豐溢綠能則將海廢塑膠轉化爲設計家居與建材,詠麗與仲潔兩家生技業者則強調海洋友善與低碳保養品的研發。

其中,由點睛設計推出、以海廢保麗龍製成的「招財貓扭蛋」,深受日本民衆喜愛,管碧玲指出,這正是文化敘事與永續精神結合的最佳體現,讓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重新定義「價值」。

日本環境省、東京都與琦玉縣等官方代表皆前往臺灣館交流,顯示臺灣在海廢治理上的政策與技術,已成爲日本研擬永續方案的重要參考。此外,海委會並舉辦「臺灣循環焦點分享會」及「臺日藍色循環產業媒合會」,吸引Suntory、Chori、Kaneka等日企出席,初步已促成潛在合作。

管碧玲強調,守護海洋需要的不只是技術,更需要從心出發的行動,臺灣將持續以「海廢再生聯盟」與「印太平臺」雙軌推進,將循環產業編織成區域經濟韌性的新網絡,讓海洋永續成爲生活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