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3大奇藥 十八銅人、鐵牛運功散與六尺四武功散你吃過嗎?
賈斯汀要當兵,媽媽與妹妹蘇菲雅送他鐵牛運功散。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04/10/03 侯世駿攝影)
「媽!我阿榮啦!我服用妳寄來的鐵牛運功散,胸口鬱悶、中氣不順已經好了!」這句廣告臺詞幾乎是臺灣人耳熟能詳的經典,而鐵牛運功散也成爲國人印象最深刻的跌打損傷藥之一。除了鐵牛運功散之外,十八銅人與六尺四七釐武功散同樣名列臺灣三大奇藥,這些藥品主要作爲跌打損傷的輔助療程,幫助患者在養傷期間加快調理、順利康復。
【推薦閱讀】 「媽!我阿榮啦!」 阿榮登上馬祖東引島忠誠門 至今未退伍! 70年代武術奇才北港六尺四 「汽車過身」嚇歪臺日
鐵牛運功散的廣告80年代在電視上開播之後,一播就是40多年,而阿榮已經與鐵牛運功散緊緊連結在一起,除此之外,還有北港六尺四武功散,一個壯碩的男人,高舉着一個人,「北港六尺四七釐武功散,舉人的唷!」的正志標記,北港六尺四是真有其人,在北港開設國術陳政行確實是可以用單手將人從地上舉起,因爲是練武奇才,而成爲武功散的代言人。
十八銅人行氣散是和氣藥品公司的暢銷產品。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03/08/24 洪肇君攝影)
少林寺十八銅人是中國武俠小說中廣爲人知的虛構名詞,由於十八銅人陣是練武的代表,因此但在臺灣的十八銅人行氣散,強調可調整體內氣血循環、活血化瘀、活絡氣血,能有效緩解工作操勞、運動過度造成暗內傷、撞傷、損傷及跌打損傷所引起之中氣不順,具有化瘀血停滯等功用,而廣爲人知。
這三種武功散成爲臺灣早年廣告文化與民間記憶的縮影,也是是許多人童年記憶中的一角,它們的廣告聲音與影像,伴隨着成長歲月,不僅帶動產品銷售,更塑造了深植人心的時代印象,更成爲臺灣獨特庶民藥品文化的代表,它們的廣告詞與代言人早已超越藥品本身,成爲跨世代共同的文化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