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20%vs.日韓15% 扳回一城得靠他!老手盤點臺股「3利多2風險」 僅6種股票能撿

臺灣關稅20%高於日韓的15%,陳榮華提醒,必須在2周內公佈的232條款調查中,爭取到優於韓、歐的半導體稅率,才能扳回一城。(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臺灣20%對等關稅出爐,但半導體、伺服器、關鍵零元件等主力出口品豁免,臺灣輸美佔比逾6成的主力商品,未被納入徵稅範圍,資深分析師指出,企業獲利衝擊雖低於市場的最悲觀預期,但臺灣必須在2周內公佈的232條款調查結果中,爭取優於韓、歐的半導體關稅優惠,才能扳回一城。

他也建議,短期可適度獲利了結漲多股,增加保留現金,待臺股8、9月修正時佈局第4季AI行情,除IP、散熱、CoWoS等3族羣是首選,非電部分則可考慮食品、特化、生技股,分散科技股波動風險。

資深分析師陳榮華表示,未來臺美談判的兩大關鍵,在於232條款與最惠國待遇,尤其半導體產業的真正風險,在於美國2周內出爐的232條款調查結果,也就是以國安爲由審查進口產品,臺灣必須爭取優於韓、歐的半導體關稅優惠,才能扳回一城,比當前關稅更重要。

此外,從美國川普政府的談判邏輯觀察,投資換取市場準入的立場明確,從日、韓案例顯示,美國要求大規模產業投資,包括日本5500億美元、南韓3500億美元,以換取關稅豁免。(本文未完,全文見此)

延伸閱讀:

比20%關稅更重要!臺灣談232條款綁美牛、汽車是好招?謝金河撂重話 示警「3大挑戰」難度高

1000萬太遙遠?花2年「從負債75萬到資產300萬」 小資女授3招:就從1萬元開始

汽車農產品是前菜 晶片纔是「正宗川菜」 半導體2領域恐掀連鎖衝擊 專家推薦7檔以時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