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鐵首列「升級包覆式座椅」新自強號12月底上路 甩「難坐」惡評
▲臺鐵EMU3000型新自強號首列更新座椅11月底啓動。(資料圖/記者李姿慧攝)
記者李姿慧/臺北報導
臺鐵新自強號EMU3000型座椅舒適度屢遭旅客詬病,長時間搭乘容易背痛或不適,加上充電座設計在座椅下方,民衆需要蹲下或跪着找插孔充電,臺鐵預計11月底啓動座椅更新工程,首列採包覆式背墊2.0版座椅的EMU3000型列車,最快12月底完工上路載客,扶手還有充電座,50列116年底前全數更新,耗資1.1億元。
臺鐵採購50列共600輛EMU3000型新自強號,有美學自強號美譽,不過因EMU3000型座椅防火設計比照歐規採用德國進口,防火功能雖高,但海綿偏硬,導致部分民衆長時間搭乘後覺得「難坐」,抱怨不斷。
▲臺鐵委託廠商設計3款新座椅與舊座椅比較並進行票選。(資料圖/記者李姿慧攝)
臺鐵去年委託廠商設計3款新座椅巡迴票選,今年初選出人氣最高的2.0版座椅,着重於背部強化包覆,包覆式背墊符合人體工學,貼合脊背並給背部全方位支撐,扶手也設計USB充電孔,民衆不需要再跪着找插座,預計11月底啓動首列座椅更新施工。
針對何時民衆可以搭乘首列新座椅EMU3000型列車,臺鐵公司說明,EMU3000型新自強號座椅更新案,預計11月底啓動優化改造,12月底完成首個編組,供旅客試乘體驗,並持續安排編組座椅優化改造,預定116年底完成全車隊改造。
▲EMU3000型新自強號新舊座椅比較。(圖/臺鐵提供)
臺鐵公司指出,新座椅的優化,爲增加旅客使用3C產品的便利性,連同扶手也會增設USB(TypeA+Type-C)充電孔。
根據臺鐵預估,整體EMU3000型新自強號50列全數列車座椅完成優化改造,總計約耗資1億1383萬7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