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鐵2025形象影片首映 劉倩妏飾列車長「旅途中最安心的存在」

▲臺鐵邀請演員劉倩妏拍攝2025年形象影片,透過4個世代列車長重現138年曆史。(圖/記者李姿慧攝)

記者李姿慧/臺北報導

臺鐵轉型國營公司邁入第二年,臺鐵公司今(17日)發表114年度全新形象行銷影片,由演員劉倩妏飾演臺鐵列車長,化身時光的引路人,帶領觀衆穿梭四段不同年代的鐵道旅程,復刻早期列車上的沖茶服務和鋁盒便當,也見證臺鐵的轉型與改革。

臺鐵公司耗資200萬拍攝114年度全新形象行銷影片,今舉辦首映記者會,導演王宇宸與女主角劉倩妏也現身,分享拍攝時的感動,並邀請自1980年代起在臺鐵列車上爲旅客提供茶水的臺灣農林公司行銷處長湯千萩出席,且復刻早期車廂裡的制服、茶杯和鋁製便當盒,重現早年搭火車南北往返的年代。

形象影片女主角劉倩妏說,拍攝該部影片時,爲了重現以前年代的臺鐵列車長服裝,透過臺鐵退休員工翻箱倒櫃找出新制服,不但不容易找到,也無法修改,託臺鐵和劇本的福,讓她可以見證鋁製臺鐵便當和沖茶等歷史,這些都是以前從未看過的,希望透過影片呈現,可以讓更多民衆見證臺鐵138年來的轉變和一路前行。

▲▼臺鐵2025年形象影片,復刻早期列車上的沖茶服務和鋁盒便當。(圖/記者李姿慧攝)

劉倩妏也分享,她2016年剛來臺灣發展,第一部戲在臺東拍攝,當時得一路搭臺鐵到臺東,手裡捧着繁體字劇本苦讀、望向窗外山海風景,或低頭寫字,充實了她的乘車時光,也是她追夢路上的重要養分,也在列車上學會書寫記錄生活,當時她在車廂上寫下一篇散文「車廂內的女孩」,被導演收錄進電影並在東京影展獲獎,也爲她開啓了出版人生第一本書的契機。

劉倩妏說,這一趟追夢冒險旅程,是在鐵軌上開展,臺鐵不僅是載她到目的地的列車,也是她學習成長的重要旅伴,她獲邀演出列車長,心中有着不同使命感,想傳達的不只是詮釋列車長的溫暖親切服務,更希望呈現臺鐵在她人生的那份陪伴和守護的力量。

導演王宇宸則表示,該部影片亮點出現60年代可以開窗的藍皮列車,新世代年輕人沒看過這樣的列車,以前會在車廂上泡茶提供茶水也是大家意想不到,對年輕人來說是奇觀,鋁製便當盒還可以回收利用也是另一亮點,更大的亮點是,不管年代多久遠,臺鐵對旅客協助的親切感是永遠不變的。

▲臺鐵邀請演員劉倩妏拍攝2025年形象影片,透過4個世代列車長重現138年曆史。(圖/記者李姿慧攝)

臺鐵公司董事長鄭光遠則表示,臺鐵1887年起扮演國家交通命脈角色,推動臺灣經濟、文化、生活交流,隨着臺鐵邁出公司化腳步,正站在全新起點上,這樣的歷史傳承和社會責任是臺鐵全體員工使命和榮耀,面對多元挑戰轉型契機,臺鐵選擇主動迎向挑戰,以嶄新姿態與社會對話。

鄭光遠說,他到臺鐵剛滿一個月,形象影片讓他回憶起小時候,女主角也把臺鐵四個世代列車長對客人的體貼和照顧,以及臺鐵對安全執着,表現得非常細膩完整,讓他非常感動。他從小時候的旅客,到現在角色轉換成帶領檯鐵,讓他更有信心找回臺鐵人、旅客對臺鐵的支持,影片中有句話讓他很感動:「旅遊途中最讓人放心的存在」,希望未來臺鐵人能成爲旅客搭乘臺鐵時最讓人放心的存在。

▲臺鐵董事長鄭光遠(右1)盼臺鐵人能成爲旅客最放心的存在。(圖/記者李姿慧攝)

臺鐵總經理馮輝升指出,臺鐵今年爲國營公司成立第二年,首年也推出形象影片,着重臺鐵創新改革、新車提供更好服務,更安全可靠,獲得好評,第二年形象影片拉回臺鐵138年發展歷史過程,不變的是臺鐵用心和溫暖對待每一個人,希望透過形象影片傳遞給社會大衆,後續改革過程也將秉持初衷,讓旅客有更好的體驗、更有溫度照顧。

馮輝升也強調,臺鐵今年1到6月行車事故和異常相對去年減少了13.6%,顯示臺鐵今年安全改革工作有一定程度的成績,不過臺鐵今年設定目標是要降低20%,下半年還會繼續努力,讓這個目標能夠順利達成,現在臺鐵公司每月也會針對行車安全事故件數KPI檢討,每雙週也有經營管理會議檢視哪些部分還需要再加強,將會持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