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塑四寶3月營收較上月皆漲 臺塑化單季賺36.8億元居冠
臺塑四寶公佈元月營收表現,臺塑化上揚5%最佳,臺塑、南亞、臺化表現偏淡。 聯合報系資料照
臺塑四寶10日公佈3月營收及第1季自結獲利,臺塑(1301)、南亞(1303)、臺化(1326)及臺塑化(6505)四公司單月合併營收都較2月成長;就第1季自結獲利數來看,臺塑化單季稅後淨利36.84億元,季增1.9倍,成長表現居冠。
臺塑四寶第1季獲利表現
就第1季獲利表現來看,臺塑第1季本業虧損8.9億元,比上季虧損減少4.9億元,合併稅前利益1.1億元,比上季增加9.8億元,每股稅前盈餘0.02元,主要系轉投資收益增加,合併稅後利益0.5億元,比上季減少2.2億元,衰退81.7%,歸屬母公司每股稅後淨利(EPS)0.01元,主要系所得稅利益減少。
南亞第1季稅後淨利4.5億元,季增51.9%,第1季EPS 0.06元,略優於去年第4季。雖然營收因春節連假影響而減少,且匯兌損益較上季不利,但受益於AI產業擴張、業界加速投資,以及銅價上漲推升產品售價,使電路板、銅箔基板等電子材料產品利益增加;聚酯產品則在美國客戶提高國內採購比重、南卡廠積極爭取訂單之下,營運成果優於上季;此外塑膠加工產品獲利也有增加,臺塑石化等投資收益也有好轉。
臺化第1季稅後損失爲4.42億元,每股稅後淨損0.08元,比2024年第4季每股回升0.11元。臺化營業虧損增加3.4億元,主因原油價格下跌帶動產品行情缺乏支撐,且受美國新任總統關稅政策不確定因素影響,市場觀望訂單延後,春節後需求回升較慢,過剩產能影響同業低價搶單,雖持續推動差異化並控量保價,但營業利益仍較去年微幅惡化。
臺塑化第1季自結合並稅後利益37.79億元,比上季增加23.68億元,歸屬母公司的稅後利益36.84億元,EPS 0.39元,高於上季0.13元。
臺塑四寶3月營收表現
臺塑3月合併營收170.9億元、月增6%、年減3.2%。3月營收較上月成長主要是銷售量差增加,配合液鹼外銷客戶船期安排,4月訂單提前至3月底出貨,加上2月出貨天數較少,且中國大陸推出家電汰舊換新政策,PP需求增加,因此,2025年3月液鹼及PP銷售量,合計比2025年2月增加4.1萬噸。
南亞3月合併營收230.1億元、月增4.2%、年增6.9%。南亞電(8046)子材料產品因AI與相關材料、電腦與網通需求擴張及銅價上漲帶動,銷售量、價顯著增加;塑膠加工產品由於下游工程開工挹注,業績攀升;聚酯產品受惠於電子、光學用膜及棉、絲接單順利,營收成長;唯有化工產品因BPA定檢及EG船期影響,營收減少。
臺化3月合併營收277.4億元、月增2.2%、年減7.7%。臺化3月營業天數較上月增加產銷量提升,及春節後客戶陸續覆車增產,PX、SM、PTA、PIA、PP合計增加9.1億元;另麥寮合成酚廠安排定檢,影響酚酮產銷減少6億元;臺化寧波因PIA塗料等下游需求增加及ABS加強銷售,合計增加2.1億元;苯酚、PTA因營運天數增加,產銷增加1.6億元。不過在售價方面,受美國關稅政策及地緣衝突等不確定因素影響,原油價格走弱帶動石化原料下跌,成本缺乏支撐且下游需求改善有限,拖累產品行情。
臺塑3月合併營收587.4億元、月增6.8%、年增1.9%。其中煉油事業營業額比上月增加2.0%,3月原油煉製量1234萬桶,比上月減少143萬桶,主要系第一套重油媒裂單元(RCC#1)自3月3日起執行定檢所致;但受外銷油品船期安排影響,3月全產品銷售量1486.5萬桶,比上月增加90萬桶;在售價方面,3月杜拜原油每桶72.5美元,比上月下跌5.4美元,受內銷汽、柴油配合物價平穩機制之吸收金額減少,以及化學品對杜拜原油價差比2月增加影響,全產品平均售價僅比上月下跌3.9美元。烯烴事業營業額比上月減少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