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塑三寶股東會 聚焦後ECFA、接班

臺化、南亞及臺塑三家公司股東會將分別於18、19、20三天接力召開,聚焦在ECFA中止項目的影響和因應策略。圖/本報資料照片

更多前瞻一週重大新聞,請上《工商財經網》閱讀。

臺塑四寶股東會已由臺塑化率先登場,緊接着,臺化、南亞及臺塑三家公司股東會將分別於18、19、20三天接力召開。當前石化景氣仍處復甦階段,本屆股東會將聚焦在ECFA中止項目的影響和因應策略,涉及到公司轉型的投資計劃,則是另一受到關注的焦點議題。

值得注意的是,臺塑集團接棒計劃也陸續啓動,繼上週臺塑化董事長陳寶郎之後,臺塑董事長林健男的退休交棒計劃也受到市場關心。

臺塑四寶今年計有臺塑、臺化及臺塑化的股東會進行董事改選。臺塑、臺化及臺塑化董事會席次縮減爲12席,包括獨立董事4席、王家大股東董事代表4席,專業經理人董事代表4席,其中,林健男、陳寶郎啓動專業經理人新交棒計劃。臺塑化董事會已推舉曹明接任董事長,規劃執行副總林克彥升任總經理;臺塑則以現任總經理郭文筆升任董事長兼任總經理呼聲最高。

大陸二度宣佈中止ECFA項目,臺塑集團受到的影響頗受矚目。臺塑粗估6項產品一年關稅成本約2.6億元,臺化3項目一年關稅成本約690萬美元(臺幣2.2億元),將持續開拓新市場、發展新應用爲因應對策。

至於南亞11項目的年關稅影響約1,200萬美元(約新臺幣3.86億元),由於在大陸、臺灣均有佈局,除少數產品外,均可在兩地做適當的調整因應。

展望後市,臺化專注在提高差別化產品銷售比例與分散市場,將降低大陸市場銷售比例,往RCEP免關稅國家持續耕耘。

南亞認爲,5G到6G通信技術升級,汽車電子朝電動和自動駕駛發展,AI領域大型語言模型訓練,半導體先進封裝需線路愈細、介電層愈薄的新材料;加上風電建設相關應用,都將帶動電子材料規格提升與上游原料需求。將以垂直整合優勢發展高功能材料,在兩岸佈局基礎上新增東南亞據點,搭配南亞科、南電資源發揮,營運利基加乘發揮。

臺塑去年依供應鏈轉移趨勢,推展印度、東南亞、紐澳、土耳其、非洲及南美洲等市場。今年美歐通膨持續降溫,加上歐洲及其他新興市場經濟成長,抵銷美國及大陸不利影響;尤其印度、東南亞及墨西哥等地企業投資與加速基礎建設,可望帶動石化需求。臺塑預估藉由拓展越南、泰國、緬 甸、柬埔寨、孟加拉及印度等市場,下半年銷量可較去年同期成長1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