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塑化營運轉機浮現 法人買盤提前卡位股價翻揚

臺塑化董事長曹明。 聯合報系資料照

臺塑化(6505)7月上旬歷經打底完成,近期股價走高,上週五(1日)收在42.35元,下跌1.45元,跌幅3.31%,單日成交量1.62萬多張。5日均價大於10日均價,10日均價大於20日均價,近十日三大法人買超大於1萬張,技術面具有優勢。

臺塑化成立於1992年,主要經營石油製品、石化基本原料生產銷售事業,是國內唯一民營的石油煉製業者,生產銷售汽油、柴油等各類石油製品;輕油裂解廠生產乙烯、丙烯及丁二烯等石化基本原料,產能規模位居國內第一。

近年來,該公司受到全球塑料需求疲軟,以及中國過剩石化產能影響,加上中國內需消費及房產工業不振,營運處於谷底。以今年第2季自結財務數字來看,單季稅後虧損75.05億元,相較上季由盈轉虧,累計上半年稅後虧損38.2億元。

臺塑化說明,第2季國際油品與金融市場波動劇烈,單季原油價格出現急跌後微漲,相較於上季原油價格爲急漲後下跌走勢,跌幅增加造成購料與存貨損失;在烯烴事業方面,虧損也比上季增加,主因輕油價格隨原油價格漲跌,第2季相較上季產生購料與存貨損失,加上主要產品與原料價差比上季減少所致。

中華信評表示,中國大陸同業2025年積極擴產,進一步壓抑臺塑集團的大宗化學品利用率與價差,乙烯、丙烯及其衍生品尤爲嚴重。同時,地緣政治與經濟放緩加劇亞洲需求壓力,導致2025年底前需求成長落後產能增速,出口依賴也加大競爭風險。

不過,法人指出,大陸7月起推行「反內卷」政策,將淘汰老舊、多餘產能,使市場看好將有望使2025至2028年的產能成長幅度較目前預估明顯放緩。加上後續還將推出「十大重點產業」施行細則,西藏大壩等大型工程,皆讓市場認爲對原物料族羣是正向訊號,整體供需結構有望得到改善;以做爲上游石化基本原料供應商臺塑化來看,下半年營運動能好轉。

同時,第3季爲北半球汽油需求旺季,預估全球汽油需求將達到每日2,773萬桶,高於第2季的2,756萬桶,並且奈及利亞Dangote煉廠汽油單元持續故障難以穩定運轉,因此大西洋汽油供需基本面保持強勁,亞洲汽油價差亦可獲得支撐,有助於臺塑化汽柴油銷售利差改善。

臺塑化上半年股價長期整理、基期偏低,臺塑化成爲資金逢低佈局標的。近期大盤震盪,殖利率優勢帶動避險資金進駐,反彈力道顯著。

選股原則

5日均價大於10日均價,10日均價大於20日均價,近十日三大法人買超大於1萬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