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師大與希達數位合作 提供實習機會、培育碳管理人才

臺師大今日宣佈與希達數位簽署產學合作備忘錄,整合學術資源與數位技術。記者李芯/攝影

隨着科技發展、人工智慧產業興起,能源問題日益受到關注,未來對相關人才需求也會越來越多。臺灣師範大學與新加坡碳管理企業希達數位(Cedars Digital)簽署產學合作備忘錄,推動碳管理人才培育。希達數位將提供暑期實習與碳管理技術授課,雙方預計3年內培育逾千名碳管理專業人才。

臺師大今宣佈與希達數位簽署產學合作備忘錄,整合學術資源與數位技術,臺師大副校長陳焜銘指出,科技的發展伴隨能源消耗,「碳元素」現今扮演重要角色,必須嚴肅看待其能源需求議題。全球面臨暖化、氣候變遷,隨着AI興起,用電需求更是大增,陳焜銘認爲,未來要好好結合不同領域的專家,包含科學家、工程師、教育工作者,與產業界相關領域的公司合作。經過本次MOU的簽署,以後會有很多的合作機會。

希達數位執行長金海濤表示,新世代的綠領人才需要具備幾個特徵,包含跨領域思維、接地執行的能力,更可以「和地球對話」。在碳管理標準性還沒有那麼明確的重要時刻,更需要新興學子參與綠色轉型的挑戰。

希達數位人力資源部經理遊純瑜指出,全球面臨減碳壓力,法令規範越來越嚴格,市場上要懂法律、懂技術、懂數據的人才,斷層很大。本次與臺師大合作,以企業實際案例,讓同學學習如何運用AI碳管理平臺,不只學到專業知識,還能看見企業痛點、解決痛點。

本次希達數位提供暑期實習計劃,總共3個名額,每月4萬5000元津貼,表現優秀者還能先錄取、畢業即就業。計劃提供全英文環境,學生將參與兩個專案,並有公司主管、mentor和人資協助職涯諮詢。遊純瑜表示,本次合作希望讓不同專業領域的學生,在淨零時代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價值,培養足夠的知識與能力。

臺師大永續所教授葉欣誠表示,近期環境部開始相關計劃,在北、中、南、東4個區分別設立淨零人才培育中心,臺師大和中央大學負責北區,接下來的課程也會邀請希達數位總監、管理層做講師。希達數位表示,會提供學員最新的國際碳管理技術資訊。雙方預計3年內培育逾千名碳管理專業人才,並擴大與東南亞學研機構合作,推動跨國碳管理標準接軌。